• 看著這些明信片,我在心里暗暗發誓:有朝一日我若能步出國門,一定要在冬季前往威尼斯,我要租一間房,是貼著地面的一樓,不,是貼著水面,我要坐在那里,寫上兩三首哀歌,在潮濕的地面上碾滅我的煙頭,那煙頭會發出一陣嘶嘶的響聲;等錢快要花光的時候,我也不會去購買返程票,而要買一把手槍,打穿我的腦袋。這自然是一種頹廢的幻想(但你若在二十歲還不頹廢,那又待何時呢?)。的確,曆史始終在不知疲倦的破壞著地理。唯一的抵禦方式就是成為一個棄兒,一位游牧者,成為一道陰影,掠過倒映在水晶水面上的那些花邊般、瓷器狀的廊柱。
    0 0 0 2 拷貝 二維碼 《悲傷與理智》
《悲傷與理智》[21句]
  • 約瑟夫·布羅茨基

    0

    俄裔美國詩人,散文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1940年生于列甯格勒。15歲即輟學謀生,打過許多雜工,很早開始寫詩。發表在蘇聯地下刊物上,1964年受當局審訊,被定為“社會寄生蟲”,判刑5年,後來當局迫于輿論壓力,在其服刑18個月後予以釋放,1972年被放逐後移居美國,起初8年在密歇根大學任駐校詩人,後在其他大學任訪問教授,1977年加入美國籍,1987年因其哀婉動人的抒情詩作品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其英文寫作也十分出色,諾貝爾獎提及他對“英語特性的掌握令人驚訝。”自稱為“俄語詩人與英語散文家的愉快結合。”著作詩集《詩選》(1973)、《言論之一部分》(1980)、《二十世紀史》(1986)、《致烏拉尼亞》(1984)、以及散文集《少于一》(1986)等。
看看其他热门专辑
看看其他標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