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死于威尼斯》[16句]
    托馬斯·曼

    《死于威尼斯》是德國作家托馬斯·曼,關于藝術家問題的思考和總結,所以在他全部作品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作家在小說中利用了自己前不久的威尼斯之行中的親身經曆,許多細節描繪非常真實、生動,同時又加上了神話暗示和哲學對話,使作品的思想更為深刻。托馬斯·曼,1929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故事描寫一位德國慕尼黑的作家古斯塔夫·馮·奧森巴哈(Gustav von Aschenbach)因長年刻苦嚴謹的寫作生涯而感到倦怠。一天,他突然看見一個肩上扣著一只帆布包的怪家伙似乎是去旅行,他這時“企圖盡力擺脫本身的工作和刻板的、冷冰冰的、使人頭腦發脹的日常事務”,于是前往水都威尼斯度假,住在麗都島的“至上飯店”(Hotel Exelsior)。
    威尼斯華麗得化不開的美景,喚醒了奧森巴哈的內心長久的感性思維。在異國國度里他邂逅一位美少年達秋(Tadzio),他深深愛上這位俊美如希臘雕像的波蘭少年,“長著一頭蜂蜜色的柔發,鼻子秀挺,而且有一張迷人的嘴。”奧森巴哈認為“這不是自然界的塑造,也不是造形藝術至今所能創構的宏偉巨作”。他每每追隨著達秋,完全被激情所左右,幾乎是到達忘我的境界。少年達秋成為老年喪女的奧森巴哈的一種補償,他對少年由欣賞到贊歎,再由贊歎到關心。威尼斯的天氣使他產生一種憋悶的感覺,他決定離開,退房結帳後,他又感到很懊悔,他想多看少年幾眼,結果行李送錯了方向迫使他從車站返回飯店,這時他表面上看來鎮定,其實內心欣喜若狂。
    此時此刻,威尼斯正爆發了一場霍亂,官方刻意將消息封鎖,奧森巴哈一開始並無知覺,當他發現游客紛紛走避,逐漸了解事態的嚴重性,但為了多看達秋一眼,他竟不想離開被瘟疫所籠罩的威尼斯,繼續在大街小巷跟蹤那個小孩。後來他做了一場夢,夢見原始部落里野蠻人正在放蕩淫亂的進行祭神。他開始感覺到自己的衰老,為了博得對方的歡心,他開始染發整容,好讓自己煥發出青春的姿態。長時間的追逐,使他筋疲力竭,最終因為吃了過熟的草莓,霍亂使他一病不起,進而喪身在威尼斯這個城市,孤獨的死在荒涼的海灘上,老人垂死時最後的眼里,仍是那位百合花一般俊美的少年。少年達秋除了瞅過幾眼這個怪老頭外,根本無視于他的存在,奧森巴哈甚至無法與他對話。最後少年站在海邊,指了朝天的手勢,“美麗而蒼涼的手勢”,仿佛是死亡的另一種延續。奧森巴哈對少年的追求,是一個臨死的人對生命充滿眷戀、對美的追求與熱愛的象征。
    0 0
此專輯的句子
  • 托馬斯·曼

    0

    托馬斯·曼(Thomas Mann,1875-1955年)德國小說家和散文家,20世紀最著名的現實主義作家和人道主義者,1929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他的作品通過對壟斷資本主義逐漸衰落的曆史描寫,詳盡地揭示了資本主義的舊的刻意盤剝和新的掠奪兼並方式的激烈競爭和曆史成敗,成為德國19世紀後半期社會發展的藝術縮影。但因作者受叔本華、尼采哲學思想影響,小說對帝國主義勢力持無能為力的消極態度,對自由資產階級抱無可奈何的哀惋情緒。
    托馬斯·曼堅決反對法西斯主義,反對一切法西斯化,不管是他的祖國的,或是任何共它國家的。他痛恨美國的法西斯化,也反對美帝國主義者舉備反蘇戰爭。亨利希·曼在美國加利福尼亞流亡時所作的回憶錄《觀察一個時代》中,以“我的兄弟”為標題這樣一段話:“當我的兄弟前往美國的時候,他直截了當地說:’我到哪里,哪里就有德國文化。”,這句活表面上好像有點誇大,但實際上就是表示這位作家對美國法西斯文化的視蔑和痛恨。他認為真正代表德國文化的,不是德國的那一幫法西斯暴徒,而是像他自己一樣的追求進步的作家們。
    托馬斯·曼始終是為爭取世界和平和德國統一而努力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後半期,他替對英、美兩國不迅速避開第二戰場一點力加譴責。戰後,他又以實際行動,投身于世界人民保護和平的斗爭。他以尖貌有力的言辭發表文章和演說,號召大家爭取德國統一和捍衛世界和平。他也在斯德哥爾摩禁用原子彈的宣言上簽了名。在這個的時代中,無論發生什麼重大的事件,這位老作家總是挺身而出,發出巨大的正義呼聲。為了響應世界和平理事會的號召,他以八十歲的高齡再度回到祖國,參加席勒逝世一百五十周年紀念大會。民主德國作家和人民對他表示熱烈的歡迎,一致把他當作和平和統一德國的旗幟。德團作家協會主席約翰尼斯·具希爾在歡迎會上說,托馬斯·曼這次訪問對連通東德與西德的文化,對德國的統一,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看看其他热门专辑
看看其他標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