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返美麗新世界》[11句]
    阿道司·赫胥黎

    《重返美麗新世界》是20世紀英國著名作家阿道司·赫胥黎晚年最重要的包含社會學、心理學和傳播學的論著,也是其內容最精簡、信息量卻最龐大的作品。書稿出版于1958年,而本書是國內第一個未刪減版本。該作品對二戰後人類社會的命運進行了精彩絕倫的分析,預言了世界兩大主流意識形態的未來;同時他還對自己的經典反烏托邦小說《美麗新世界》和奧威爾的著名小說《1984》做了詳細的比較。輿論認為,赫胥黎對現代人類社會的認識超出普通人50年,在今時今日閱讀他的作品,能讓讀者有一種重新認識了人類社會本質的感覺。
    在這部新作中,赫胥黎再次運用了他對人類關系的博識,將我們周邊的這個真實世界和他那個預言性的1931年進行了比較。這確實讓人感覺毛骨悚然,因為你會發現他對遙遠未來的那種諷刺性預言居然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成為了現實……在這個處于變動之中的世界里,《重返美麗新世界》在為心靈增添力量方面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紐約時報書評周刊》
    《重返美麗新世界》是赫胥黎先生對社會問題進行了嚴肅而具有清晰邏輯的思考後的產物,其中傳達的信息絕不該被忽視。他在其中所表現出的那種批判精神早已超越了其早先作品中那種單純的憤世嫉俗。最後幾頁尤其令人震動,其中傳達了這樣一個悲傷的信號:或許人類本身並不希望獲得拯救。
    ——曼努埃爾·布拉干薩,《時間和潮汐》
    在《1984》中,人們被對痛苦的恐懼所控制;《美麗新世界》中,人們則被對快樂的盲目追逐所控制。
    ——《娛樂至死》作者 尼爾·波茲曼
    反烏托邦的思路則提醒我們,未來也可能是壞的,今天的一切未必事事勝過昨天,而明天的一切也未必事事強似今天。
    ——王蒙
    0 0
此專輯的句子
  • 阿道司·赫胥黎

    0

    赫胥黎(Aldous Leonard Huxley, 1894—1963)是著名的生物學家T.赫胥黎(Thomas Henry Huxley, 1825—1895)之孫,和著名的詩人M.阿諾德(Matthew Arnold, 1822—1888)也有血緣關系。少時就讀于伊頓公學,後畢業于牛津大學的巴利俄爾學院。曾想做醫生,卻因為視力障礙改變初衷,從事了文學。作為生物學家的兒子,他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對人類生活中的矛盾具有超人的預見力。盡管一次眼疾幾乎讓他視力全失,但在學習了盲文後,他逐步開始寫作,先後創作了許多胎炙人口的小說,並在20年代成為一個明星人物,其中,1932年創作的《美麗新世界》讓他名留青史。他的著名作品有長篇小說:《鉻黃》(1921)、《男女滑稽圓舞》(1923)、《光禿禿的樹葉》(1925)、《點對點》(1923)、《瞎了眼睛在噶紮》(1936)、《幾個夏季之後》(1939)、《時間須靜止》(1944)、《天才與女神》(1955)、《島》(1962)等,還有短篇小說集、詩歌、散文和戲劇。
看看其他热门专辑
看看其他標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