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哲學史》[16句]
    羅素

    《西方哲學史》是一部在全球知識界影響巨大的學術名作。自20世紀60年代初期介紹到我國後,在知識分子中產生了普遍影響,不少人都曾焚香靜讀。將其視為案頭的必備哲學讀本。
    本書作者羅素,是現代分析哲學的創始人,20世紀最負盛名的哲學家。書中。作者縱橫于哲學、曆史學、宗教學三大領域,在錯綜複雜的社會關系中考察哲學發展的一般曆史;從公元前6世紀人類第一個哲學學派一米利都學派開端,直到近代哲學的興起。幾乎任何一個重要的哲學觀點都可以在這部著作中找到清晰的評述。正如羅素所說:我的目的不是要在眾多的《西方哲學史》中再加上一部。我的目的是要揭示:哲學乃是社會生活與政治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它並非一個卓越的人作的孤立思考,而是曾經盛行過的各種體系的社會性格的產物。羅素的這一目的使《西方哲學史》對哲學一般曆史的敘述,比通常的哲學史家更多、更具體。
    人類發展史表明:要了解一個時代或一個民族。就必須了解它的哲學;而要了解它的哲學,首先就應該從哲學史入手。
    羅素的《西方哲學史》是一部很有特色的討論西方哲學史的著作。其敘述年代從希臘文明的興起一直到現代的邏輯分析哲學。羅素這部西方哲學史的全名是《西方哲學史及其與從古代到現代的政治、社會情況的聯系》。該書的寫作目的是要揭示“哲學乃是社會生活與政治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它並不是卓越的個人所作出的孤立的思考,而是曾經有各種體系盛行過的各種社會性格的產物與成因”。故在這部哲學史中,羅素特別對他認為對西方哲學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的曆史事件和人物辟專章作了較詳細的論述。比如在此書中他專門分章討論了雅典和羅馬帝國與文化的關系、猶太人的宗教發展、黑暗時期的羅馬教皇制、意大利文藝複興,以及一些通常被認為與哲學並無太大關聯的人物如拜倫等。在該書中,羅素特別強調了哲學家們是由其特定的時代所造成的這一基本觀點,並特別注意各種思想之間的曆史的關聯。
    閱讀此書不僅可以對西方主要的哲學家及其思想有一個大體的了解,還可以了解西方曆史上的一些重要的事件、人物、發展階段及其與特定的哲學之間的關聯。
    0 0
此專輯的句子
  • 羅素

    0

    伯特蘭·亞瑟·威廉·羅素(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1872年5月18日-1970年2月2日),英國哲學家、數學家和邏輯學家,同時也是活躍的合理主義與自由思想活動家,並致力于哲學的大眾化、普及化,很多人將羅素視為這個時代的先知,而與此同時羅素的許多政治思想卻又是十分有爭議性的。1950年,羅素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以表彰其“西歐思想,言論自由最勇敢的斗士,卓越的活力, 勇氣,智慧與感受性,代表了諾貝爾獎的原意和精神”。1921年羅素曾于中國講學,對中國學術界有相當影響。1970年去世,骨灰被撒在威爾士的群山之中。
    他出生于1872年,當時大英帝國正值巔峰,逝于1970年,此時英國經曆過兩次世界大戰,其帝國已經沒落。
    羅素出生于英國威爾士的一個貴族家庭,祖父約翰·羅素勳爵在1840年代曾兩次出任英國首相,父親安伯雷子爵(Viscount Amberley)是一名無神論者。羅素的母親也出生貴族,她在羅素2歲時便去世了,2年後,羅素的父親也去世。羅素是這個輝格黨家庭的第二個兒子,他的教父是哲學家約翰·斯圖亞特·彌爾。
    在雙親去世後,羅素和他的哥哥富蘭克·羅素(未來的第二代羅素伯爵)就由祖父母撫養長大。與當時其他上流社會的子女一樣,羅素由家庭教師專門教授。羅素在17歲時認識了美國人愛麗絲·皮爾索爾·史密斯(Alys Pearsall Smith),很快便愛上了這位姑娘,兩人在1894年結婚。這段婚姻在1911年宣告結束,主要是因為羅素的不專情:他和包括奧特林·莫瑞爾(Ottoline Morrell)夫人在內的多人都曾有過親密的接觸。
    1890年羅素進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學習哲學、邏輯學和數學,1908年成為學院的研究員並獲選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1920年羅素訪問俄國和中國,並在北京講學一年,與美國人文哲學家杜威同時間在中國講學(在長沙時期,青年毛澤東曾經擔任記錄員)。回到歐洲後著有《中國問題》一書,孫中山因此書而稱其為“唯一真正理解中國的西方人”。
    1921年,羅素與前妻離婚後與豆拉·勃拉克(Dora Black)結婚,他們育有兩個孩子。這期間羅素已經因為參與反戰活動而被劍橋大學開除,他通過出版各種有關物理、倫理和教育方面的書籍謀生。1927年夫婦倆人共同建立了一所教育實驗學校“皮肯·希爾學校”(Beacon Hill School)。
    當徐志摩遠赴英倫想拜羅素為師的時候,羅素已經離開劍橋大學。
    1931年羅素的哥哥去世,羅素繼承爵位,成為第三代羅素伯爵。但是他很少在公開場合這麼稱呼自己,或被別人這樣稱呼。
    羅素和豆拉·勃拉克也很快因他與一個美國記者的一段婚外情而告終。1936年羅素再與一名牛津大學學生派屈西亞·斯彭斯(Patricia Spence)結婚,他們最初是在1930年認識的。兩人也生有1個兒子康拉德(Conrad)。1939年羅素搬到美國,到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講學,並很快被任命為紐約城市大學教授。但是當這個消息一曝光,地方法院就取消了他的教授資格,認為他在“道德上”無法勝任教授一職。(其中, 法院和地方報紙評擊羅素著作(我的信仰1925))他在1944年回到英國,並重新執教于三一學院。
    1952年羅素再度離婚,和一名美國的英語教授結婚。1960年代羅素出版了自己的三卷自傳,並曾參與了肯尼迪遇刺事件的調查。1970年去世,骨灰被撒在威爾士的群山之中。他的爵位由其與多拉的兒子約翰·康拉德·羅素繼承,為第四代羅素勳爵。第四代羅素勳爵于1987年去世,爵位由羅素的小兒子康拉德·羅素繼承,為第五代羅素勳爵,這位第五代羅素勳爵是位受尊敬的曆史學家以及英國上議院成員。第五代羅素勳爵于2004年10月去世,爵位由1968年出生的他的兒子,也就是羅素的孫子,尼古拉斯·羅素繼承,為第六代羅素勳爵。
看看其他热门专辑
看看其他標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