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虻》[34句]
    艾捷爾·麗蓮·伏尼契

    《牛虻》(The Gadfly)是英國女作家艾捷爾·麗蓮·伏尼契出版于1897年的歌頌意大利革命黨人牛虻的小說。他參與了反對奧地利統治者、爭取國家獨立統一的斗爭,最後為之獻出了生命。小說涉及了斗爭、信仰、犧牲這些色彩濃重的主題。蘇聯的著名文學作品《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青年近衛軍》、《卓婭和舒拉的故事》都提到了伏尼契的這部小說中的主人公牛虻。1953年7月,由李俍民翻譯的《牛虻》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在國內引起了很大的反響,感染了無數的年輕讀者,革命者牛虻成為了那個時代的中國最有影響力的文學形象之一。
    六月里一個炎熱的傍晚,所有的窗戶都敞開著,大學生亞瑟·勃爾頓正在比薩神學院的圖書館里翻查一大疊講道稿。院長蒙太尼里神甫慈愛地注視著他。亞瑟出生在意大利的一個英國富商勃爾頓家中,名義上他是勃爾頓與後妻所生,但實則是後妻與蒙太尼里的私生子。亞瑟從小在家里受異母兄嫂的歧視,又看到母親受他們的折磨和侮辱,精神上很不愉快,卻始終不知道事情的真相。亞瑟崇敬蒙太尼里神甫的淵博學識,把他當作良師慈父,以一片赤誠之心回報蒙太尼里對自己的關懷。 當時的意大利正遭到奧地利的侵略,青年意大利黨爭取民族獨立的思想吸引著熱血青年。亞瑟決定獻身于這項事業。蒙太尼里發現了亞瑟的活動後十分不安,想方設法加以勸阻;但亞瑟覺得作為一個虔誠的教徒和一個為意大利獨立而奮斗的人是不矛盾的。在一次秘密集會上,亞瑟遇見了少年時的女友瓊瑪,悄悄地愛上了她。
    蒙太尼里調到羅馬當了主教,警方的密探卡爾狄成了新的神父。在他的誘騙下,亞瑟在懺悔中透露了他們的行動和戰友們的名字,以致他連同戰友一起被捕入獄。他們的被捕,連瓊瑪都以為是亞瑟告的密,在憤怒之下打了他的耳光。亞瑟痛恨自己的幼稚無知,對神甫竟然會出賣自己感到震驚,同時得知蒙太尼里神甫原來是他的生身父親,他最崇仰尊敬的人居然欺騙了他。這一連串的打擊使他陷入極度痛苦之中,幾乎要發狂。他一鐵錘打碎了心愛的耶穌蒙難像,以示與教會決裂。然後他偽裝了自殺的現場,只身流亡到南美洲。
    在南美洲,亞瑟度過了人間地獄般的13年。流浪生活磨煉了亞瑟,回到意大利時,他已經是一個堅強、冷酷、老練的“牛虻”了。他受命于瑪志尼黨揭露教會的騙局。他用辛辣的筆一針見血地指出,以紅衣主教蒙太尼里為首的自由派實際上乃是教廷的忠實走狗。牛虻贏得了大家的喜愛。此時,他又遇見了瓊瑪,但瓊瑪已認不出他了。
    牛虻和他的戰友們積極准備著起義。在一次偷運軍火的行動中被敵人突然包圍,牛虻掩護其他人突圍,自己卻因為蒙太尼里的突然出現而垂下了手中的槍,不幸被捕。
    牛虻的戰友們設法營救他,但牛虻身負重傷,暈倒在越獄途中。敵人決定迅速將他處死。前來探望的蒙太尼里企圖以父子之情和放棄主教的條件勸他歸降;牛虻則動情地訴說了他的悲慘經曆,企圖打動蒙太尼里,要他在上帝(宗教)與兒子(革命)之間作出抉擇。但他們誰都不能放棄自己的信仰。蒙太尼里在牛虻的死刑判決書上簽了字,自己也痛苦地發瘋致死。
    刑場上,牛虻從容不迫,慷慨就義。在獄中給瓊瑪的一封信里,他寫上了他們兒時熟稔的一首小詩:
    不管我活著,
    還是我死去。
    我都是一只牛虻,
    快樂地飛來飛去!
    0 0
此專輯的句子
  • 艾捷爾·麗蓮·伏尼契

    0

    艾捷爾·麗蓮·伏尼契(Ethel Lilian Voynich,1864.05.11 - 1960.07.27),英國女作家。原名艾捷爾·麗蓮·布爾,是著名的英國數學家喬治·布爾的第五個女兒,出生在愛爾蘭的科克市,幼年喪父,家境貧困。1885年畢業于柏林音樂學院。1897年艾捷爾·麗蓮·伏尼契出版了小說《牛虻》,這部小說在中國影響巨大。
    她的主要作品為小說《牛虻》(1897),描寫19世紀意大利愛國者反對奧地利統治者的斗爭。1889年,麗蓮·伏尼契開始創作一部反映意大利人民革命的小說,為此她曾前往意大利,到檔案館和圖書館搜集曆史材料。八年以後她的小說在倫敦出版,這就是後來舉世聞名的《牛虻》。《牛虻》是一部藝術上非常感人、思想上又比較進步的作品,書中的主人公資產階級出身的青年牛虻的高大形象,曾經使很多青年受到巨大的鼓舞,走上革命的道路。
    後來她還寫有同類題材的《牛虻在流亡中》等小說,但思想內容和藝術成就均較《牛虻》遜色。她的其他小說有有小說《傑克.雷蒙》(1901)、自傳性的《奧麗維亞·拉塔姆》(1904)、寫“牛虻”出走後經曆的《中斷了的友誼》(1910)和《脫下你的靴子》。伏尼契在中國和蘇聯等國擁有廣大讀者,但在英國一直受到冷遇,艾捷爾·麗蓮·伏尼契晚年移居美國,轉向音樂創作。
看看其他热门专辑
看看其他標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