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是一種能夠負責的物種,他必須實現他潛在的生命意義。我這樣說,是希望強調:生命的真諦,必須在世界中找尋,而非在人身上或內在精神中找尋,因為它不是個封閉的體系。同樣地,我們無法在所謂的"自我實現"上找到人類存在的真正目標;因為人類的存在,本質上自我超越"(Self-transcendence)而非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事實上,自我實現也不可能作為存在的目標,理由很簡單,因為一個人愈是拼命追求它,愈是得不到它。一個人為實踐其生命意義而投注了多少心血,他就會有多少程度的自我實現。換言之,"自我實現"如果作為目的,是永不能獲得的,它只是當"自我超越"之後的副產品而已。
    0 0 0 1 拷貝 二維碼 《追尋生命的意義》
《追尋生命的意義》[71句]
  • 弗蘭克爾

    0

    維克多·埃米爾·弗蘭克爾(Viktor Emil Frankl M.D., Ph.D. 1905-1997)美國臨床心理學家,出生于奧地利,1930年在維也納大學獲得醫學博士學位,1949年獲得哲學博士學位。是享有盛譽的存在-分析學說的領袖。他所發明的意義治療(Logotherapy)是西方心理治療重要流派。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是美國國際大學的著名教授,並任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迪尤省大學和南衛理公會大學的訪問教授。 弗蘭克爾是言語療法的奠基者,其治療理論被稱為維也納第三精神治療學派,前兩個學派為S.弗洛伊德學派和A.阿德勒學派。上世紀20年代,弗蘭克爾開始發表論文,第一篇論文應弗洛伊德約稿刊布于弗洛伊德的《國際精神分析》雜志上,第二篇論文應阿德勒約稿刊布于阿德勒的《國際個體心理學》雜志上。然而,由于他的非傳統觀點,他被先後開除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會和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學會。此後,弗蘭克爾受到O.施瓦茨和R.阿勒斯的影響,特別是存在主義者L.賓斯萬格和現象學家M.謝勒的影響,不再信奉精神分析和個體心理學,開始倡導其獨特的體系。
看看其他热门专辑
看看其他標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