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不應該以痛苦為代價去購買快樂,甚至只是冒著遭受痛苦的風險去這樣做也不行,否則,我們就會為了那些否定,因而是虛幻的東西而付出了肯定而實在的東西。
    0 0 0 23 拷貝 二維碼 《叔本華經典語錄》
《叔本華經典語錄》[255句]
  • 叔本華

    0

    亞瑟·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德國哲學家,通常被視為悲觀主義者。他以著作《意志與表象的世界》而聞名。叔本華明確地闡述了一種雙面理論來理解我們的現實世界。它指出,世界由意志與表象組成,它們同時存在又相互區別。叔本華贊成悲觀的哲學主義,把生命視為不幸的,無意義的,充滿痛苦的。但是,通過更進一步審視,他的哲學和東方的思想相呼應,特別是印度教的和佛教。他將對人生痛苦的拯救寄托于對美的沉思,對人的同情,對欲望的控制。他的思想廣泛地影響了哲學、心理學、音樂和文學等領域。
    叔本華自己曾受到了柏拉圖和伊曼紐爾·康德思想的影響,以及東方哲學的影響。他的主要著作,《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1818年完成,1819年出版),在這本書中,叔本華主張唯一的實在就是生存意志,即盲無目的的努力生存。按照叔本華的觀點,生命是意志的通達。由于人的欲望是無限的、永不滿足的,所以生命中充滿的是痛苦。快樂只是痛苦的短暫消失。對于叔本華來說,逃脫痛苦的唯一方式是否定所有的欲望,達到一種對生命完全漠然的狀態,這種狀態類似于佛教的涅磐。痛苦的短暫消失可以通過對他人的同情和對藝術作品的沉思來獲得。
    叔本華出生在丹澤(格坦斯克)一個富有的商人家庭,他相繼在哥廷根大學、柏林大學、耶拿大學學習哲學,並于1813年在耶拿大學獲得博士學位。1820年叔本華到柏林大學任教,但他的課卻吸引不到學生。痛苦失望之下,叔本華離開了大學,最終在法蘭克福孤居。在之後的歲月里,叔本華致力于發展他的哲學並撰寫諸如女人、噪音、學院哲學家等主題的尖銳的批評性散文。
看看其他热门专辑
看看其他標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