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到里米尼,我就讀的中學位于馬拉特斯提安諾路,現在已改成市立圖書館和美術館了。當時,我覺得這所中學是一座高聳入天的大樓,上樓和下樓都是一種探險。那些階梯永無盡頭。校長綽號“宙斯”,標准的自大狂。他有碩大無比,跟600型小汽車一樣大的腳,用它殘殺小孩。被他踢一腳能讓你的脊椎骨斷裂。他總是先假裝不動,然後出其不意地用那只大腳把你像蟑螂一樣踩得扁扁的。 中學那幾年是屬于荷馬和“戰斗”的時光。我們在學校讀《伊利亞特》,並得牢記在心,我們每個人都以荷馬書中的一個人物自居。我是尤利西斯,有點孤僻,老是望著遠方;當年已經微胖的蒂達是埃阿斯;馬里奧·蒙塔納利是埃涅阿斯;路易吉諾·道奇是“馴馬人赫克托爾”;斯塔克奇奧蒂是“飛毛腿阿喀琉斯”—他每一年級都要重讀

    ——費里尼

    0 0 0 17 拷貝 二維碼 《拍電影》
《拍電影》[9句]
  • 費里尼

    0

    費里尼生于意大利里米尼小鎮,早年當過記者、編輯,喜文擅畫。曾為很多電影編劇(如羅西里尼的《不設防的城市》和《游擊隊》)。從影後拍攝多部20世紀的偉大電影,如《大路》、《卡比利亞之夜》、《甜蜜生活》、《八部半》、《羅馬風情畫》、《阿瑪珂德》等。他的電影多次獲得各種電影節大獎,並獲得5次奧斯卡金獎。費里尼與英格瑪·伯格曼、安德烈·塔可夫斯基並稱為世界現代藝術電影的“聖三位一體”,是60年代以來歐洲藝術電影難以逾越的最高峰。費利尼更以他強烈的個人標記——“費利尼風格”,引導了戰後意大利的精神進程。
    費里尼執導的首部電影是1950年的《雜技之光》,並借著亞伯托·拉陶達(Alberto Lattuada)這位經驗豐富的導演的協助。當《雜技之光》上映時,費里尼剛年滿30歲,但是最後這部作品票房不佳,且得到較多負面的評價。《雜技之光》的制片公司後來因此而倒閉,導致費里尼與拉陶達負債累累,並且直到10多年後才還清負債。
    《白酋長》(1952年)是費里尼首部單獨執導的電影,由亞柏托·索帝(Alberto Sordi)所主演。這部電影是根據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于1949年所編寫的劇本所修飾的。米蓋郎基羅·安東尼奧尼原先提供這部劇本給亞伯托‧拉陶達,但是拉陶達因為不滿意劇本而作罷。費里尼後來在卡路‧龐蒂(Carlo Ponti)的支持下,將它搬上大屏幕。
    費里尼後來開始與作曲家尼諾·羅塔(Nino Rota)合作,他們在1945年的羅馬互相認識。費里尼與尼諾.羅塔的合作相當成功,並且持續到1980年的《女人城》為止(當時尼諾.羅塔在拍攝期間去世)。
    在費里尼意大利新寫實主義時期(1950年-1959年)結束後,影響他最大的是心理學家卡爾·榮格。費里尼在1961年首次接觸到卡爾·榮格的思想。他後來將此思想融入作品《8½》、《朱麗葉與魔鬼》、《愛情神話》、《卡薩諾瓦》與《女人城》(1980年)當中。
    費里尼的電影受到廣泛的贊譽,並且贏得4次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大路》(1954年)、《卡比利亞之夜》(1957年)、《8½》(1963年)與《阿瑪柯德》(1973年)。《露滴牡丹開》(由馬斯杜安尼所主演)則獲得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並且被認為是1960年代的縮影。這部電影也產生狙殺狗仔隊這個新的名詞,是由Paparazzo這個字所發展出來的,他是電影劇情中專門挖掘隱私的記者[5]。
    雖然費里尼聲稱一些電影作品是根據過去的回憶來拍攝的,不過費里尼的親密好友,包括編劇皮內利(Tullio Pinelli)、紮朋尼(Bernardino Zapponi)、攝影師約瑟·萊東諾(Giuseppe Rotunno)與設計師丹提·費瑞提(Dante Ferretti)則堅持費里尼會捏造自己的回憶並加入電影的劇情當中。
看看其他热门专辑
看看其他標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