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豆的舞女》[21句]
    川端康成

    《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早期的代表作,也是一篇傑出的中篇小說。1926年1月至2月間由“文藝時代”發表。《伊豆的舞女》曾先後6次被搬上銀幕,最有名的是1974年由山口百惠與三浦友和的合作演出同名影片《伊豆的舞女》。影片表現了少男少女之間初戀的那種朦朧、純真的情感。給了讀者一份清新之感,也淨化了讀者的心靈,把人們帶入一個空靈美好的唯美世界。
    主人公川島(三浦友和飾)是一個二十歲的高中學生,性情孤僻。即將就讀東京某高等學校的他趁開學前的暑假前往伊豆旅行。
    在去伊豆的旅行途中,遇到一隊鄉村巡回演出的藝人,並與之結伴同行。他認識了一個十四歲左右的美貌舞女薰(山口百惠飾),對她產生了愛慕之情。他為舞女迷人的姿色所吸引,甚至還產生過占有她的邪念。但他不願這種無瑕的美受到沾汙和損害。
    一方面。他為自己難以抑制的沖動而苦惱,更為少女夜晚可能受到侮辱而惴惴不安。當他在男女公共浴場看到她裸露著少女純潔的肉體,歡叫著朝他迎面跑來時,從那天真無瑕的神態中,感到了無限的寬慰。
    熏在兩人的交往中,也漸漸生出真情。可是兩人也只能是彼此生命中的過客。
    幾天後,青年旅費耗盡,不得不和這隊藝人分別了。臨行前,來送他的舞女默默無言,心中有說不出的難受。船開了,舞女的身姿漸漸遠去,消隱。他沮喪地躺在床上,眼淚撲簌撲簌地往下淌。
    0 0
此專輯的句子
  • 川端康成

    0

    日本新感覺派作家,著名小說家。1899年6月14日生于大阪。幼年父母雙亡,其後姐姐和祖父母又陸續病故,他被稱為“參加葬禮的名人”。一生多旅行,心情苦悶憂郁,逐漸形成了感傷與孤獨的性格,這種內心的痛苦與悲哀成為後來川端康成文學的陰影很深的底色。在東京大學國文專業學習時,參與複刊《新思潮》(第6 次)雜志。1924年畢業。同年和橫光利一《不是代》雜志,後成為由此誕生的新感覺派的中心人物之一。新感覺派衰落後,參加新興藝術派和新心理主義文學運動,一生創作小說100多篇,中短篇多于長篇。作品富抒情性,追求人生升華的美,並深受佛教思想和虛無主義影響。早期多以下層女性作為小說的主人公,寫她們的純潔和不幸。後期一些作品寫了近親之間、甚至老人的變態情愛心理,手法純熟,渾然天成。
    成名作小說《伊豆的舞女》(1926)描寫一個高中生“我”和流浪藝人的感傷及不幸生活。代表作有《伊豆的舞女》、《雪國》、《千只鶴》等。1968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亦是首位獲得該獎項的日本作家。1972年4月16日在工作室自殺身亡。已有多部作品在中國翻譯出版。
    川端擔任過國際筆會副會長、日本筆會會長等職。1957年被選為日本藝術院會員。曾獲日本政府的文化勳章、法國政府的文化藝術勳章等。
看看其他热门专辑
看看其他標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