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花朵朵壇壇罐罐》[10句]
    沈從文

    本書收集了作者的“文史研究必須結合文物”、“中國古代陶瓷”、“古代鏡子的藝術”、“談廣繡”、“蜀中錦”、“從文物來談談古人的胡子問題”、“北京是個大型建築博物館”等文章。
    1949年以前,沈從文是作家,寫了四十幾本小說和散文;1949年後他轉行做了文物研究專家,和壇子、罐子、綢子、緞子打交道近四十年,期間的專注和投入並不比早年從事文學創作時少,對文物的鑒賞和積澱的藝術觀同樣是大師級的。
    本書即收錄了作者“另一半”創作:鑒賞文物的心得和對藝 術的感悟。包括四十幾篇筆記、隨筆、講稿和學術文章,涉及器皿、織錦、服飾、書畫等類,還談了個別地方的民俗文化。從中不僅可以飽覽豐富多彩的文物考古藝術,也可尋覓沈從文離開文學圈後的生命軌跡。
    文學大家沈從文數十年文化、藝術、考古、鑒賞、收藏文物研究的心血之作。
    沈從文常年與文物為伴,結合豐富的曆史、文化知識而總結出的經驗,值得文物愛好者借鑒。是文物鑒賞、收藏的必讀書。
    數百幅精美圖片,以圖注文,直觀呈現不同時代文物風貌。
    大家經典之作,由名家陸智昌設計,裝幀精美,值得珍藏。
    我從這方面對于這個民族在一段長長的年份中,用一片顏色,一把線,一塊青銅或一堆泥土,以及一組文字,加上自己生命作成的種種藝術,皆得了一個初步普遍的認識。由于這點初步知識,使一個以鑒賞人類生活與自然現象為生的鄉下人,進而對于人類智慧光輝的領會,發生了極寬泛而深切的興味。 ——沈從文
    從文物研究來說,我所研究的問題多半是比較新的問題,是一般治曆史、藝術史、作考古的,到現在為止還沒有機會接觸過的問題。我個人覺得:這個工作若做得基礎好一點,會使中國文化研究有一個嶄新的開端、對世界文化的研究也會有一定的貢獻。 ——摘自沈從文在美國聖若望大學發表的講演
    大家的文筆,專業的視角。對于文物研究者和鑒賞愛好者,這是文物鑒定和鑒賞的重要參考,以文獻與文物互證的方法研究文物,尋繹源流,行文活潑,目光獨到,還從古為今用的角度提出很多日常工藝發展的設想,處處可以感受到沈從文對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熱愛。 ——編輯手記
    0 0
此專輯的句子
  • 沈從文

    0

    沈從文(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原名沈岳煥,筆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璿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鳳凰縣人,苗族,祖母劉 氏是苗族,其母黃素英是土家族,祖父沈宏富是漢族。沈從文是現代著名作家、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說代表人物。14歲時,他投身行伍,浪跡湘川黔邊境地區,1924年開始文學創作,抗戰爆發後到西南聯大任教,1931年—1933年在山東大學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學任教,建國後在中國曆史博物館和 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曆史的研究。沈從文1988年病逝于北京。
    沈從文創作的小說主要有兩類,一種是以湘西生活為題材,一種是以都市生活為題材,前者通過描寫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贊美人性美;後者通過都市生活的腐化墮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喪失。其筆下的鄉村世界是在與都市社會對立互參的總體格局中獲得表現的,而都市題材下的上流社會“人性的扭曲”他是在“人與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的燭照下獲得顯現,正是他這種獨特的價值尺度和內涵的哲學思辨,構起了沈從文筆下的都市人生與鄉村世界的橋梁,也正由于這種對以金錢為核心的“現代文學”的批判,以及對理想浪漫主義的追求,使得沈從文寫出了《邊城》這樣的理想生命之歌。
    沈從文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是奉獻的一生。文學作品《邊城》、《湘西》、《從文自傳》等,在國內外有重大的影響。他的作品被譯成日本、美國、英國、前蘇聯等四十多個國家的文字出版,並被美國、日本、韓國、英國等十多個國家或地區選進大學課本,兩度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評選候選人。沈從文不僅是作家,還是曆史學家、考古學家。
    先生一生中,著有五百萬字的著作文章,《邊城》、《長河》、《從文自傳》是他的代表作。他晚年專著《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一書,填補了中國物質文化史上的一頁空白。
看看其他热门专辑
看看其他標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