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心談木心》[10句]
    木心

    在曆時五年的“世界文學史”課程中,木心曾應聽課生再三懇請,于1993 年3月7日至9月11日,以九堂課的半數時間,講述了自己的文學寫作。其全部內容,包含在陳丹青的原始筆記中。2013年初,依據這五本聽課筆記,《文學回憶錄》出版了。出于當時的顧慮,陳丹青沒有收入九堂課的相關內容。近經商酌,為讀者考慮,仍以他的筆記為依據,編成《木心談木心》一書,是為《文學回憶錄》補遺。
    聽課學生陳丹青說,返回八十年代,這份“課業”並不是聽講世界文學史,而是眾人攛掇木心聊他自己的文章——這是先要向讀者告白的實情。1993年,文學史講席進入第四個年頭,話題漸入所謂現代文學。其時眾人與老師混得忒熟了,不知怎樣一來,舊話重提,我們又要他談談自己的寫作、自己的文章。3月間,木心終于同意了,擬定前半堂課仍講現代文學,後半堂課,則由大家任選一篇他的作品,聽他夫子自道。查閱筆記,頭一回講述是3月7日,末一回是9月11日,共九講。之後,木心繼續全時談論現代文學,直到1994年元月的最後一課。
    木心極鄭重地說,“當沒有人理解你時,你自己不要出來講。”陳丹青說,什麼叫做“私房話”呢,這就是私房話。全本《文學回憶錄》的真價值,即在“私房”。他談到那麼多古今妙人,倒將自己講了出來,而逐句談論自家的作品(《木心談木心》),卻是在言說何謂文學、何謂文章、何謂用字與用詞。這可是高難度動作啊,愛書寫的人,哪里找這等真貨?眼下,隱然而欠雛形的木心研究,似在萌動。《木心談木心》面世,應是大可尋味的文本,賞鑒木心而有待申說的作者,會留意他所謂“精靈”的自況,所謂“步虛”的自供嗎——承老頭子看得起我們,提前交了底,以世故論,誠哉所言非人:這是文學法庭再嚴厲的拷問也難求得的自白啊。
    0 0
此專輯的句子
  • 木心

    0

    木心 1927年生于浙江桐鄉。本名孫璞,字仰中,號牧心,筆名木心。畢業于上海美術專科學校。1982年定居紐約。陳丹青的導師。在台灣和紐約華人圈中被視為深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英和傳奇人物。曾出版多部著作。
    1927年2月14日(西方情人節)生,浙江烏鎮東柵人,據稱,木心與作家茅盾(沈雁冰)兩家有較遠的姻親關系。木心先生的大甥婿鄭儒針是香港銀行前行長——鄭鐵如先生的長子,民國著名社會活動家謝仁冰先生的外甥,與錢鍾書先生交好,其母與魯迅先生相識。
    陳丹青解釋木心的名字起源于“木鐸之心”,是佛語的說法;木心先生卻自道“名字其實是累贅,起名木心,是取‘木’字筆畫集中,‘心’字筆畫發散之意。”(據童明教授介紹,“木”字亦有“‘十’字架上的那個‘人’”之意)
    1946年,進入由劉海粟創辦的“上海美專”學習油畫,但隨後又轉到與他的美術理念更為接近的林風眠門下,入“杭州國立藝專”繼續探討中西繪畫。1971年,木心先生在“文革”期間被捕入獄,囚禁18個月,所有作品皆被燒毀,三根手指慘遭折斷。獄中,木心先生用寫“坦白書”的紙筆寫出了洋洋65萬言的《The Prison Notes》,手繪鋼琴的黑白琴鍵無聲地“彈奏”莫紮特與巴赫。
    文革結束後平反,曾任杭州繪畫研究社社長,上海工藝美術家協會秘書長,上海市工藝美術中心總設計師,《美化生活》期刊主編,以及交通大學美學理論教授。木心先生也是曾參與主修北京人民大會堂的“十大設計師”之一。
    在1977年——1979年間,遭遇軟禁,這也是木心先生二十年間第三次被限制人身自由。自1982年起,木心先生即長居美國紐約,並盤桓南北歐,游曆甚廣,從事美術及文學創作。
    *1983年,“林肯中心”舉行木心水墨畫展。
    1984年,哈佛大學舉行彩墨畫展、收藏儀式。
    2002年,舉辦“木心的藝術”大型博物館級全美巡回展。
    出版了16本小說、散文和詩集。散文集《瓊美卡隨想錄》《散文一集》《即興判斷》《素履之往》《馬拉格計畫》《魚麗之宴》《同情中斷錄》;詩集《西班牙三棵樹》《巴瓏》《我紛紛的情欲》《云雀叫了一整天》《會吾中》《偽所羅門書》等;小說集《溫莎墓園日記》等。但仍有大量遺稿、片段和俳句未及出版。
看看其他热门专辑
看看其他標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