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雪》[11句]
    奧爾罕·帕慕克

    《雪》是帕慕克的第7本小說,同時是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政治小說。這部小說顯露出“西方化”力量與伊斯蘭勢力間的沖突。主要講述一個流亡德國的土耳其詩人卡回國給母親奔喪,順便受一家報紙之托,到邊境城市卡爾斯采訪市政選舉和自殺的伊斯蘭少女期間,遇到政治糾葛、宗教和民族紛爭以及伊斯蘭恐怖主義分子的種種乖張離奇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1992年的四天四夜里中的主人公卡,一個流亡德國的土耳其詩人因為母親去世,他回到故城伊斯坦布爾參加葬禮,給母親奔喪,順便受一家報紙之托,到和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亞美尼亞接壤的邊境城市卡爾斯,采訪市政選舉和自殺的伊斯蘭少女的事件,其間遇到政治糾葛、宗教和民族紛爭以及伊斯蘭恐怖主義分子的種種乖張離奇的經曆,還偶遇大學女同學,美麗的伊佩克並與之相戀的故事。
    當卡為追求幸福而匆忙趕車時,他沒有注意到長途汽車正駛入一場暴風雪。雪的初降,只是給他帶來“如雪靜默”的詩意。小說的起始,很優美也很文學。
    卡到達卡爾斯後,暴風雪封閉了道路。抓住這個與外界隔絕的機會,當地的軍隊,在一位信奉布萊希特表演體系的演員蘇奈的統領下,發動了一場地方性政變,搜捕宗教分子,因為在市府選舉中,宗教分子很可能勝出。布萊希特是1950年代東德劇作家,強調宣傳、鼓動和藝術相結合。宣傳、鼓動直接變為現實,這自然是帕慕克玩的黑色幽默,諷刺搞政治的只是在演戲。但宗教分子、庫爾德民族主義者、共產黨人和凱末爾主義者都積極投入了隨政變而來的明爭暗斗,卡也陷足其中。
    0 0
此專輯的句子
  • 奧爾罕·帕慕克

    0

    費利特·奧爾罕·帕慕克(Ferit Orhan Pamuk),在中國最常見的譯名為奧爾罕·帕慕克(Orhan Pamuk)被認為是當代歐洲最核心的三位文學家之一,當代歐洲最傑出的小說家之一,是享譽國際的土耳其文壇巨擘。于2005年榮獲德國書業和平獎,2006年10月12日奧爾罕·帕慕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2007年1月7日,奧爾罕·帕慕克受邀主編伊斯坦布爾的自由派日報《Radikal》一天,化觀點為文章,表達對本國知識分子命運的關切。同年5月16日,奧爾罕·帕慕克作為該屆評委會成員出席嘎納電影節,並走上紅毯。2008年5月21日,帕慕克開始了其在中國的十日行程。
    文學評論家把帕慕克和普魯斯特、托馬斯·曼、卡爾維諾、博爾赫斯、安伯托·艾柯等大師相提並論,稱他是“當代歐洲最核心的三位文學家之一”、享譽國際的土耳其文壇巨擘。其作品被譯成40多種語言出版,在眾多國家和地區廣泛流傳。
看看其他热门专辑
看看其他標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