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師和馬格麗特》[14句]
    布爾加科夫

    本書描寫年輕美麗的馬格麗特偶然與一正在創作鴻篇巨制的窮書生相遇,兩人相愛了。她稱他為大師,給他以柔情和鼓勵。作品完成了,卻發表無門,還受批判,大師毀稿出走。為了找到大師,她接受了撒旦的條件:變為女妖。撒旦雖恣意妄為,無法無天,但被這對年輕人真愛所感動……
    一場超現實主義的狂歡,一段感人肺腑的愛情,一種血脈賁張的諷刺藝術,一面映照一個時代精神世界的鏡子,一份探訪俄羅斯時行囊中不可多得的精神食糧。它以史詩般的規模、精妙的構思、離奇的情節和深邃的思想,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
    《大師和瑪格麗特》中兩個敘事層面交替展開。一個是現實與幻想交融的層面。小說一開始由魔王沃蘭德及其隨從來到莫斯科考察人心變化引出情節。由于魔王的到來和活動,小說中頻頻出現魔幻的場景,如劇院里下起了盧布雨,公寓里開起了撒旦舞會,凡人塗上魔油後變成了會飛的女妖……。然而,透過這樣的場景,人們看到了真實生活中的種種丑惡現象:品質惡劣的文聯主席、貪汙受賄的房管主任、貪圖錢財的小市民等等。當然,生活中也有美好的人和事。小說中那個無名無姓的大師為人真誠,有才華,孜孜不倦地追求藝術真諦,他因害怕遭迫害而躲進了瘋人院。他的女友瑪格麗特則要勇敢得多,她不屈不撓地尋覓她的理想,並最終和大師一起獲得了他們所期待的和諧的內心、自由的空間和平靜的生活,而這也是作者本人所理想的境界。
    另一個是曆史與傳說交融的層面。小說中描寫了羅馬帝國的猶太總督彼拉多審判並處死約書亞(小說中,他既是耶穌的化身,又不同于耶穌,他是善的意志的代表)的故事。彼拉多形象具有雙重性。作為耶路撒冷的統治者,他殘酷暴戾;作為人性未泯的地方官員,他矛盾膽怯。政治上的高壓,使他最終還是不很情願地處死了約書亞。他試圖贖罪,試圖為自己洗刷罪行,但是他仍未逃脫長達1900年的良心的折磨。小說表明:膽怯是人類最可怕的缺陷。
    0 0
此專輯的句子
  • 布爾加科夫

    0

    布爾加科夫,1891年5月生于基輔一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是神學院副教授。1940年3月10日卒于莫斯科。是二十世紀上半葉的一位俄羅斯小說家、劇作家。代表作品有《不祥的雞蛋》、《魔障》、《卓伊金的住宅》、《紫紅色的島嶼》等。
    米哈伊爾·阿法納西耶維奇·布爾加科夫出生于烏克蘭基輔市的一個俄羅斯家庭。他是家中的長子,父親是神學教授。
    1913年,布爾加科夫和Tatiana Lappa結婚。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報名參加了紅十字會。1916年,他從基輔大學醫療系畢業後,參加了白軍。他還曾被短暫征入烏克蘭民族軍。1919年,他決定棄醫從文,成為一個記者。他的兄弟們也都參加了白軍,在內戰結束後,除了米哈伊爾以外,都流落到巴黎。布爾加科夫從未被允許去西方探望他們。
    1921年,布爾加科夫與第一個妻子離婚,與Lyubov Belozerskaya結婚。在20年代早、中期,他發表了一系列作品,但從1927年開始,他被批評為作品嚴重反對蘇維埃。到1929年,他的任何作品都無法通過審查。
    1931年,布爾加科夫與Elena Shilovskaya結婚。Elena即是《大師與瑪格麗特》中瑪格麗特的原型,本姓Sergeevna,Shilovsky是她前夫的姓。她和前夫離婚後,第二天就和布爾加科夫結婚。在布爾加科夫生命的最後十年里,他繼續寫作《大師與瑪格麗特》和其他戲劇、評論、小說、翻譯,但無一得到發表。
    布爾加科夫和蘇維埃政權之間的關系一直很緊張。1930年,他給斯大林寫了封信,請求說:如果蘇聯不能使用他的諷刺文學才能,請讓他移民國外。斯大林本人給他回了電話,拒絕了他。但由于斯大林比較欣賞他的戲劇《圖爾賓一家的日子》(根據《白軍》改編),便給他在莫斯科一家小劇院找到了工作,後來又調到莫斯科藝術大劇院。然而他在劇院的工作並不成功。他還曾短暫地在Bolshoi歌劇院當詞作者,但很快離開了。
    1940年,布爾加科夫因家族遺傳的腎病而去世。
看看其他热门专辑
看看其他標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