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舍小品》[12句]
    梁實秋

    《雅舍小品》中的“雅舍”,即作者的居室。在抗戰期間,作者因避戰火而到了四川的北碚,跟同學吳景超夫婦合資在北碚建了一幢房子。由于房子築在路邊的山坡上,沒有門牌,郵遞不便,便用吳景超夫人龔業雅的名字,替居室命名為“雅舍”。後來,他應邀在重慶出版的《星期評論》寫專欄,以“雅舍小品”為欄目,每星期一篇,每篇二千字,以筆名“子佳”發表,寫了十多篇。雖然後來《星期評論》停刊,但“雅舍小品”還是繼續寫下去,散見于重慶,昆明的一些刊物。
    到四川來,覺得此地人建造房屋最是經濟。火燒過的磚,常常用來做柱子,孤零零的砌起四根磚柱,上面蓋上一個木頭架子,看上去瘦骨嶙嶙,單薄得可憐,但是頂上鋪了瓦,四面編了竹篦牆,牆上敷了泥灰,遠遠的看過去,沒有人能說不像是座房子。我現在住的“雅舍”正是這樣一座典型的房子。不消說,這房子有磚柱,有竹篦牆,一切特點都應有盡有。講到住房,我的經驗不算少,什麼“上支下摘”,“前廊後廈”,“一樓一底”,“三上三下”,“亭子間”,“茅草棚”,“瓊樓玉宇”和“摩天大廈”各式各樣,我都嘗試過。我不論住在哪里,只要住得稍久,對那房子便發生感情,非不得已我還舍不得搬,這“雅舍”,我初來時僅求其能蔽風雨,並不敢存奢望,現在住了兩個多月,我的好感油然而生。雖然我已漸漸感覺它是並不能蔽風雨,因為有窗而無玻璃,風來則洞若涼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來則滲如滴漏。縱然不能蔽風雨,“雅舍”還是自有它的個性。有個性就可愛。
    0 0
此專輯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