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視驕陽:征服死亡恐懼》[26句]
    歐文·亞隆

    Irvin D. Yalom,作者是斯坦福大學終身教授、心理治療界公認的大師、紐約時報暢銷小說家,著有《愛情劊子手》、《當尼采哭泣》等暢銷心理小說,以及《給心理治療師的禮物》、《日益親近》等心理治療經典。
    作者以七十五歲高齡探討人們心中普遍存在卻又被長期否認和壓抑的死亡恐懼。書中除二十三個實際案例和許多文學名著、電影作品中的例子以外,作者還以一位普通老者的身份對內心的死亡恐懼進行了自我表露和深刻剖析,非常難得。
    全書論述深入淺出,切中肯綮,書中介紹的應對死亡恐懼的各種觀念生動具體,易懂易行。麵對死亡的戰栗經作者筆鋒描過,頓時融為拂麵春風,令讀者不僅在文字上感受愉悅,在心靈上更是豁然開朗:“死亡雖是終點,但人生的意義卻不會因此湮滅;死亡雖是宿命,但看待死亡的視角卻可以讓人們獲得拯救。”
    其實,死,不過是活著的時候的一種想法。誰想它想得發抖了,誰就輸了,誰想它想得坦然鎮定了,誰就贏了......要是你先就對它說"不",固執地對它說"不",你不僅一無所得,反而會焦躁不安、恐懼倍加,終生受它的傷害。其實所有的困境,包括死,都是借助於你自己的這種恐慌來傷害你的。
    ——史鐵生
    死亡如同驕陽,難以直視又無所不在。本書為75歲高齡的心理治療大師亞隆醫生,麵對日益迫近的自身死亡所進行的深入思考和真情告白,飽含對生命的達觀和眷戀。字裏行間中的勇敢與博愛,睿智與從容,對所有珍惜生活又勤於探索的人們來說,都是寶貴箴言。
    ——畢淑敏
    決不枯燥,決不深奧,決不做作,讓你欲罷不能,讓你淚流滿麵,讓你豁然開朗,讓你會心大笑——亞隆就有這樣的本事,帶著溫暖和智慧,讓你和他共同直麵死亡。你可以不接受他的邀請,但一旦打開《直視驕陽》,走上對死亡的探索之旅,你就會得到啟迪、陪伴和治療——既然沒有人能改變必死的命運,就也沒有人不存在死亡的焦慮。對死亡的恐懼如影隨形,一直跟在我們身邊。讓我們和它握手,因為向死而生教會我們活出意義,活在當下。
    ——陸曉婭
    生命的終點在明確而堅定地等候著,我們能夠做的,就是在有限的時空內追求無限:無限地擴大對生命的感受。愚人在死亡麵前變得混亂,智者在死亡麵前會更加清醒。亞隆站在生命的巔峰向我們講述關於死亡的一切。讀他的文字,不會增加我們的生命的長度,但卻可以增加我們活著的清晰度。實際上這已經足夠了,因為我們都不喜歡永生中的無聊,而喜歡短暫中的精彩。
    ——曾奇峰
    0 0
此專輯的句子
  • 歐文·亞隆

    0

    歐文亞隆1931年6月13日生於美國華盛頓特區。父母是俄羅斯人,第一次大戰後移民美國。如今擔任斯坦福大學精神病學終身榮譽教授,美國團體心理治療權威,與維克多·弗蘭克(Viktor Frank)和羅洛·梅(Rollo May)並稱存在主義治療法三大代表人物,當世僅存的國際精神醫學大師。
    亞隆擅寫心理治療小說和故事,如、《診療椅上的謊言》、《當尼采哭泣》、《生命的意義》、《愛情劊子手》、《叔本華的治療》等,多次榮獲歐美小說和非小說文類獎項。
    其主講的錄音帶廣泛使用於治療師的訓練工作,持續在全美各地發表演講並投入臨床治療工作。因其在臨床精神醫學領域的貢獻,曾獲得一九七四年艾德華·史崔克獎;一九七九年獲得美國精神醫學會為學術研究頒發的基金獎。 歐文·亞隆的存在主義哲學觀 歐文·亞隆認為人是自由的,並要為自己的選擇及行動負責。存在主義是一個極具哲學性思考的學派,在治療過程中與當事人探索的主題有自我覺察的能力、自由與責任、追求自我認同與人際關系、追尋意義、焦慮是生存的一種狀態及覺察死亡與不存在。
    1980年,亞隆發表了他最具學術性質的文章《存在主義精神療法》。在這篇文章中,他定義了生活的4個終極問題,即:不可避免的死亡;我的內心深處的孤獨感;我們需要的自由;還有一點就是,也許生活並無一個顯而易見的意義可言。他認為我們生活中的所有痛苦基本源自這4個方麵的困擾。
看看其他热门专辑
看看其他標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