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墓畔回憶錄》[11句]
    夏多布里昂

    墓志銘既可指勒之碑石的詩體或散文體銘文,也可指任何類似墓志的悼念性質的文字。這部《墓畔回憶錄》,也可算是作者給自己寫的一種墓志銘。
    鳥之將死,其名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作者死前兩年完成的這部巨著,確是道出了他內心的真實。
    這真實的主題就是傷逝,歎人生短暫,哀時光易逝,用文字與手中的筆掙紮著反抗時間。
    把往昔留住,把現在留住,把未來留住,在追憶逝水年華中,我想重新爬上我的美好歲月的山坡……
    浪漫主義文學贊成者或反對者,回憶錄之研究家或愛好者,傳記文學之研究家或愛好者,死亡文化之研究家或厭惡者,大中學生……
    一個掙紮著反抗時間的老人,終于敵不過時光的流逝,完成從搖籃到墓地的長旅……
    大約七十歲的時候,他在聖馬洛港外一座名叫格朗貝的孤島上,為自己選定了一塊墓地。十年後,他被安葬到這里,沒有墓碑,沒有銘文,沒有裝飾,只有無名方石一塊,上面立著粗碩的十字架。孤獨地,驕傲地,默默地面對大海……
    這墳墓的墓志銘很長,名字就叫《墓畔回憶錄》,其中有這樣的話:生命于我是不適合的,死亡于我也許更加相宜。
    希臘、羅馬的墓地,常設在城郊的道旁;埃及的墓地,常設在尼羅河畔;惟有作者的這墓地,選在洶湧大海的波濤聲里……
    0 0
此專輯的句子
  • 夏多布里昂

    0

    夏多布里昂(1768~1848),法國作家。1768年9月4日生于聖馬洛,1848年7月4日卒于巴黎。父親靠做生意發財而購置了貢堡的地產。夏多布里昂的青少年時代常在這里度過。中學畢業後乘船去美洲探險。回國後由于參加了孔德親王的僑民團而逃亡到布魯塞爾和倫敦,在流亡中寫出了《革命論》等著作 。1800年回到法國 ,1801年發表《阿達拉》,1802年,包括《阿達拉》在內的《基督教真諦》全文發表,大獲成功。並為此受到拿破侖賞識。1814年發表《論波拿巴和波旁王室》,受到波旁王朝的重用,1830年七月革命後閉門寫作6卷巨著《墓中回憶錄》。
    夏多布里昂可以說是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他對大自然的描寫和對自身情感的抒發成為了一代浪漫主義作家的榜樣。他首創的"情感浪潮"的寫作方法成為了浪漫主義作家常用的濫觴。他的思想和政治行動多有矛盾,一方面推崇王政主義,一方面又崇尚自由,就連他自己也感到困惑。
看看其他热门专辑
看看其他標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