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們用不同的理由解釋個各民族的特性。有些人將民族特性歸因于精神因素,有些人將民族特性歸因于自然因素。所謂“精神因素”,是指一切適于作為動機或理由影響心靈的因素,這些因素能使我們習慣按照某些特定的方式行事,其中包括政府的性質、公共事務的變革、生活環境的富庶或貧瘠,以及一個民族與周邊民族的關系等等。所謂“自然因素”是指氣候的性質,他可以漸漸改變人們的特性和習慣,賦予人們特定的膚色和外表,從而潛移默化地影響人的氣質。
    0 0 0 0 拷貝 二維碼 《休謨散文集》
《休謨散文集》[10句]
  • 休謨

    0

    大衛·休謨(David Hume,1711—1776)蘇格蘭哲學家,出生在蘇格蘭的一個貴族家庭,曾經學過法律,並從事過商業活動。1734年,休謨第一次到法國,在法國他開始研究哲學,並從事著述活動。1763年,休謨又去法國,擔任英國駐法國使館的秘書,代理過公使。1752年至1761年,休謨曾進行過英國史的編撰工作。休謨的主要著作有:《人性論》(1739—1740)、《人類理解研究》(1748)、《道德原則研究》(1752)和《宗教的自然史》(1757)等。與約翰·洛克(John Locke)及喬治·貝克萊(George Berkeley)並稱三大英國經驗主義者。
    休謨認為知識的范圍僅限于感官所獲得的經驗范圍。一個人不可能掌握事物的絕對知識,而是只能掌握對事物的印象。休謨認為由于不存在空間、時間、靈魂等的感官經驗,所以我們的這些觀念都必須歸因于某種習慣或心靈的想象。
    休謨的思想否定了18世紀的理性主義,並為浪漫主義做了准備。浪漫主義強調情感的因素。休謨不是一個體系哲學家,他的作品具有文學色彩、表達清晰、易于理解。
    休謨最重要的著作是《人性論》(3卷,1739—40年),在當時並未引起人們的重視。他的《英格蘭史》(6卷,1754—61年)因其所具有的哲學高度、文學加工以及對人民社會生活的描寫而著名,但是卻因其具有保守黨和蘇格蘭偏見而有所毀損。
    休謨出生在愛丁堡,並在愛丁堡大學就讀。他做過不同的秘書職位,在國內外都有任職。休謨試圖在愛丁堡大學任職,但由于他在宗教方面的思想被視為異端而被愛丁堡大學拒絕。
看看其他热门专辑
看看其他標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