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人閉上眼睛,把小說作為一個整體予以考慮的話,那小說似乎就是一個與生活有某種鏡像般相似處的創造物,盡管自然帶有無數的簡化和歪曲。不管怎麼說,它都是某種在精神的目光中留下的一個形體的結構,時而成方塊狀,時而成寶塔形,時而伸展出側翼和拱廊,時而就像在君士坦丁堡的聖索菲亞大教堂一樣堅固緊湊而又帶有穹頂。回想起幾部著名小說,我想這形體把我們身心中與之相適應的情感給激發起來了。但是這情感又立即與其他情感混在一起,因為“形體”並非由石頭與石頭之間的關系構成,而是由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構成。這樣一來,小說也就在我們身上把各種各樣對抗和對立的情感給激發起來了。生活與某種並非生活的東西相沖突。由此有關小說也就難以達到一致意見,私人偏見也就在極大的程度上支配了我們。
    0 0 0 0 拷貝 二維碼 《一間自己的房間》
《一間自己的房間》[24句]
  • 弗吉尼亞·伍爾芙

    0

    弗吉尼亞·伍爾芙英國女作家,被認為是二十世紀現代主義與女性主義的先鋒之一,英國意識流文學的代表性作家。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她是倫敦文學界的核心人物,同時也是布盧姆茨伯里派(Bloomsbury Group)的成員之一。其最知名的小說包括《達洛維夫人》(Mrs. Dalloway)、《燈塔行》(To the Lighthouse)、《雅各的房間》(Jakob's Room)。
    伍爾芙一生勤奮,著述豐富,除小說創作外,還有大量的散文、日記等,供後人研究的第一手材料收集得已經十分完全。伍爾芙認為寫作要摒棄紛繁的物質表象,在對自然與生命本質的探求中定格人類“存在的”“有意味的”“瞬間”,通過人物的瞬間感悟揭開生活的面紗,觸探生命的哲理。
    伍爾芙的文學創作注重人物的精神世界,她在《論現代小說》一文中指出“心靈接納了成千上萬個印象——瑣屑的、奇異的、倏忽即逝的或者用鋒利的鋼刀深深地銘刻在心頭的印象”,而作家的任務就是將這些印象記錄下來,從而描繪出“這種變化多端、不可名狀、難以界定、解說的內在精神”,來揭示內心活動的本質。伍爾芙的這種創作理念也決定了海洋這一意象在《到燈塔去》中正是人物在不同階段對現實生活的內心感受和情感反映。
看看其他热门专辑
看看其他標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