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者愈受書籍中更好世界的誘引,相對便離開眼前的世界愈遠;愈理解存放在書籍中種種更好的世界,相對便愈容易看清眼前世界的貧薄、粗陋、乏味和不義,甚至到達難以忍受的地步。而且刺激的是,閱讀者所看到並視之為珍寶的這些更好的世界,直截了當說,卻通常是一個一個“被擊敗”的世界——被曆史的偶然機遇擊敗、被習焉不察的流俗擊敗、被人們的粗疏、懶怠、不講道理和壞品,位壞程度擊敗。它們好像愈精致,在書籍中的世界活得愈欣然,就愈難移植到五濁惡世的現實空氣中存活似的。于是,閱讀者等于是以兩倍的速度和眼前的世界分離,正義感和鑒賞力尤其在其中扮演推進器的角色,很容易把認真的閱讀者拋到一個被彼此不斷遠離的應然世界和實然世界暴烈拉扯的尷尬位置,仿佛問他要錢還要命的二選一。
0 0 0 2 拷貝 二維碼 《閱讀的故事》
- 自由主義的最最基本信念之一,便在于我們肯正視風險、忍受風險,並堅持風險的存在恰恰是自由的擁有及其必要代價,你抉擇,相應的便承荷其後果及其道德責任。這不只因為在自由主義者的價值權衡序列之中,自由的位階遠高于某種程度的危險威嚇,更是因為我們不心存僥幸地真實認識到,人的生命暴露在未知、不乏機運和敵意的廣大世界之中,風險是不可能完全清理殆盡的,更多時候,你只是在有危險的自由世界和完全封閉的、提前絕望的“安全”幻覺之中做抉擇而已。生活,常常給我們的並不是答案,更多是可能性。 0 0 0
- 旅行總是耗時而且昂貴的,而閱讀便是最廉價最方便的旅行方式,是異質世界最有效的召喚魔術,是最快速把世界轉變成家鄉的方法。 0 0 0
- 閱讀的人窮盡一生之力,極其可能還是未能為自己心中大疑找到答案,但只要閱讀一天仍頑強進行,可能性就一天不消失。答案可能導向絕望,但可能性永遠不會,可能性正正是絕望的反義字,它永遠為人預留了一搏的余地。 0 0 0
- 所謂的時間不夠,是特定性、針對性的用詞,意思是我們因為把時間花在某某某某事情上頭,以至于我們也想做的某某某某事便被排擠了,因此,不真的是時間的絕對值匱乏,而是我們一己的價值排列和選擇問題。 0 0 0
- 我只記得,我直覺地不想選用和“閱讀”一事距離太近的好書,文論的,議論的,我直覺地希望是一部小說,我感覺某種空間是我需要的;還有,有些具體的、獨特的、有經驗材料細節的東西也是我需要的,我不得不依賴並訴諸某種程度的想像,好對抗我對閱讀一事根本困境的思維空白,而想像,是活在實體世界里的。 0 0 0
- 閱讀者愈受書籍中更好世界的誘引,相對便離開眼前的世界愈遠;愈理解存放在書籍中種種更好的世界,相對便愈容易看清眼前世界的貧薄、粗陋、乏味和不義,甚至到達難以忍受的地步。而且刺激的是,閱讀者所看到並視之為珍寶的這些更好的世界,直截了當說,卻通常是一個一個“被擊敗”的世界——被曆史的偶然機遇擊敗、被習焉不察的流俗擊敗、被人們的粗疏、懶怠、不講道理和壞品,位壞程度擊敗。它們好像愈精致,在書籍中的世界活得愈欣然,就愈難移植到五濁惡世的現實空氣中存活似的。于是,閱讀者等于是以兩倍的速度和眼前的世界分離,正義感和鑒賞力尤其在其中扮演推進器的角色,很容易把認真的閱讀者拋到一個被彼此不斷遠離的應然世界和實然世界暴烈拉扯的尷尬位置,仿佛問他要錢還要命的二選一。 0 0 0
- 人世間,大概並不存在一種無窮盡、可無限提領的絕對自由,我們的有效自由,通常相對于限制,因著我們對限制的領會而得以掌握,因著我們對限制的料理而爭得,這里限制,限制之外就是自由。 0 0 0
- 以有涯的閱讀之身,面對無涯的閱讀之海,我們終究得作出抉擇,並心痛地放棄某些東西,不必等到死亡悍厲地阻止這一切。當然,這麼說可能是有風險的,一不小心就成為某種懶人的借口,但一個閱讀者要不要誠實面對自己,這是旁人不好多嘴的,我們最多只能善盡提醒的言責。 0 0 0
- 經驗告訴我,這種你看得懂卻絲毫吸收不了的絕緣現象,通常代表某一本書“暫時”並不符合你的需求,你跟它想的、關心的事徹徹底底不一樣不相干。在此一層意義之上,閱讀是很生物性很本能性的,就跟你體內缺什麼營養會不自覺想攝取什麼樣的食物一般,就跟養貓養狗的人曉得它們會自己跑野地找某種草吃一般,這不過度延伸不無限上綱的話,可以使相當准確的閱讀判斷。 0 0 0
- 我們每個人這輩子對"陌生"這件事其實都是有足夠經驗的,不是什麼空前絕後的可怕事情,我們也都成功克服過它而且活下來,方式很簡單,深呼吸,杵原地不落跑,面帶微笑,逢人和善地點頭致意,並假裝沒事般專注想著那個侮辱過台灣的英國威士忌系列廣告詞keep walking ,讓時間去料理它,讓時間如爐火般把生的煨成熟的。 也請記得,每一次陌生,不都代表你人生的一次擴展嗎? 0 0 0
- 我們認識這個世界,由困惑開始,但並非仰靠答案而完成,更絕不是按著一問一答的機械方式來。沒錯,在那時候我們是再認真不過想得到答案,一心想解謎,但浸泡其中真正獲得的卻是某種視野,某個眼界的層層打開,某道通往世界的特殊前進路徑。我們一邊學,也被迫一邊想像好填補去除不了的理解空白隙縫。認識是一趟不斷修改的曲折路徑,在理解和困惑的夾縫中蹣跚而行。 0 0 0
- 今天,讀書大體上仍被設定是一件自明的好事,讀書的念頭仍被當成是生命中起勁的善念,在我們日子過著過著的漫漫人生之中,想開始讀讀書的念頭總會不吝惜襲來個幾回,且次數極可能還不少于春意燦爛、突然想談他個戀愛的次數。 0 0 0
- 事實上,每一種書寫也都意味著書寫者的某種不滿意——生命的起源我相信絕不是你們講的那樣、原子真的不能再分割下去嗎我不信、弱勢的勞工會永遠甘心受黑心資本家的剝削宰制不起身反擊嗎、性愛姿勢就只這幾種是嗎?除了奧斯瓦爾德一個之外還有誰也想殺肯尼迪、我們人死後究竟到哪里去云云。每一本書于是也通過駁斥、質疑、描述、解釋、想像,揭示著整個或局部世界的某一種他認定的模樣和底層真相,每一本書,都是一個可能的世界。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