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農民對價格的敏感、技術上的精雕細琢,在劉勝雄身上高度呈現。他對土地興致盎然,仿佛腳下踩著宇宙的無限可能。山下菜地,每逢台風就湧泉水,去年,他終于想到辦法,挖開土地,埋四個直徑一尺半的水泥管。然後歎:直到這種年紀才想到。技術的追求永無止境,不滿足向農改場求救,索性去上大學,從“怎麼辦”到知道“為什麼”。不像許多老農依賴農會,也抱怨農會。他幾乎不提農會,不走“共同運銷”,而是自己賣自己的,因為他夠強大。他對技術的無止境投入里,有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台灣農業黃金時代的印記(普遍認為,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土改、農會改組、科技投入開啟台灣農業高增長通道),他相信技術、相信付出就有回報。
    0 0 0 1 拷貝 二維碼 《如果可以這樣做農民》
《如果可以這樣做農民》[3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