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爾培的確已把那條綢褲套在了他的黑褲和那擦得雪亮的長統皮靴上。“喂,阿爾培培,”弗蘭茲說,“你真的很想去參加狂歡節嗎?來吧,坦白地告訴我。” “老實說,不!”阿爾培答道。“但我真的很高興能見識一下這里剛才的場面,我現在懂得伯爵閣下所說的話的含義了,當你一旦看慣了這種情景以後,你對于其他的一切就不容易動情了。” “而且這是您可以研究個性的唯一時機,”伯爵說道。“在斷頭台的踏級上,死撕掉了人一生所戴的假面具,露出了真面目。老實說,安德烈的表現實在丑惡,這可惡的流氓!來,穿衣服吧,二位,穿衣服吧!” 弗蘭茲覺得要是不學他兩位同伴的樣子,未免太荒唐了。 于是他穿上了衣服,綁上面具。那面具當然並不比他自己的臉更蒼白。他們
0 0 0 0 拷貝 二維碼 《AB日記》
- 李白說: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人生就像是一場短暫的夢幻之旅,我們生活在現實中,卻又對夢境身不由己,可是當有一天美夢醒來的時候,我們又會看到什麼? 現實的丑陋?人心的可怕?世俗的枷鎖?妥協的無助? 也許這都不算什麼,還有更匪夷所思的東西在等著我們,直到我們終于肯對自己承認剛才只是做了一個夢……一個美好、卻難以實現的夢。 然而我想,夢之所以存在于這個世上,並不是要提醒我們它是多麼難以實現,而是要告訴我們一個亙古不變的道理: 任何時候,任何人,都有做夢的權利。 0 0 0
- 很難說清楚一個人戴面具,究意是為了跟別人不同,或是想要跟別人相同;也許我們都戴著面具,你、我、他,嬉笑怒罵,卻身不由己。 0 0 0
- 因為曾經感同身受……”這個時候,徐彥鵬忽然淡淡地說,“因為受過傷害,感到痛苦,即使已經淡忘了,已經不在乎了。可是如果當時傷得很深,是很容易就被喚起回憶的,當有一個新的機會出現在自己眼前,就會不自覺地想到以前的痛苦,所以就會猶豫、就會遲疑,不管面前的誘惑有多大……” “……” 0 0 0
- 這就像是生活,如果有一天,你曾經以為的、並且執著著的東西,被發現是錯誤的,或者,根本不值一提。 你會怎麼做?是就此放棄,還是仍然默默地堅持? 0 0 0
- 快樂是人類一切活動的根源,我們為快樂而生、為快樂而死,它支配著生活,主宰思想。然而人們為了快樂也能制造出比之令人痛苦一百倍的事物:背叛、謊言、陷害、惡意…… 應驗了一句話:最丑陋的東西,是由最美麗的東西衍生而來。 我不遺余力地追求快樂,可是一旦我處在某一時刻,我也願意隨時放棄,因為我明白,這個世界上還有比“快樂”更值得我去堅持、更令我無法放棄的…… 那就是,尊嚴與信念。 0 0 0
- 婚禮意味著開始,而葬禮意味著結束,有的時候,卻恰恰相反。 事物都有兩面性,但我們常常被蒙蔽了雙眼,只看自己想看到的,忽視了那被我們潛意識所拒絕的另一面。 人的確是複雜的,甚至可以說,非常複雜。我們永遠無法真正、完全地理解其他人,也無法真正、完全地被人理解。 可是,我們不應該拒絕任何去理解和被理解的機會……永遠不要拒絕。 0 0 0
- 2.22 真心話大冒險 “只要如實回答21個問題,就能贏得50萬美元”,聽上去是一筆很劃算的交易,但真正能夠做到的人卻寥寥無幾,甚至有人只回答了幾題就羞愧難當。這就是美國目前非常走紅的電視真人秀節目“The Moment of Truth”——“真心話大冒險”。參賽者必須在數以萬計的電視觀眾面前坦露自己的心聲,那些人類內心最貪婪、最丑惡、最虛偽的一面都被展露無疑。 比如說,你有一位非常好的朋友,這位朋友醉心于當一名畫家,但事實上在你看來他根本沒有那種天賦,他的畫都是狗屁、一文不值,你會為了贏得1萬美金把內心的想法如實告訴他嗎?或者,你的父母很平庸,但他們畢竟是你的父母,如果有人問你,你是否願意和你父親/母親這樣的人結婚,你會看。 0 0 0
- 愛,不是一出電影,不是一頓飯,不是一句誓言,更不是一個親吻,而是人內心深處不滅的欲望。想要看著他(她)的眼睛,想觸摸他(她)的頭發,想知道他(她)做夢的時候會說些什麼,想在世界末日那一天也能牽著他(她)的手,想明白他(她)為什麼笑、為什麼哭,想付出也想索取,想了解他(她)、理解他(她),想擁抱他(她)的同時也被他(她)擁抱…… 可是愛,如果只看到欲望,又顯得太狹隘了。忍耐、堅持、困頓、沉默、釋懷,當然,還有妥協。不是對愛情妥協,而是對你愛的那個人妥協。 說出真心話本身就是冒險,愛上什麼人也是一種冒險,然而人想要得到渴望得到的東西,總是需要冒險的,即使最後真的一無所有,可是至少我們努力過。 0 0 0
- 人身上真的可以有一副開關嗎,遇見不同的人說不同的話,還要隨時准備轉換心情。我想我做不到,我只能一心一意地扮演一個角色,成功也好,失敗也好,那都是屬于我的角色。 會不會,那些身上有開關的人,活得更自由?還是更疲憊? 不知道。 我只知道,我正一心一意扮演著的,是一個堅強的女人,她已經三十歲了,愛過一個人,離過一次婚,背負著家人寄予的厚望,也承受著各種巨大的壓力;她很開朗,甚至比離婚之前更開朗,她努力工作,她有能力負擔看上去還算精致的生活;她必須時不時地去跟各種男人見面,敷衍地了解彼此(只是了解,不是理解),她還要承受那些男人當得知她離過婚時或失望或驚訝的眼神,她要裝作“那沒什麼大不了的”,繼續微笑,如果男人們就此打退堂鼓。 0 0 0
- “世間萬物都縱橫聯合,廚子和司機看似沒有連系,但其實兩者之間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油。”徐彥鵬舉起食指,言之鑿鑿。 “……” “廚子要工作,離不開食用油;司機要工作,離不開汽油。因此如果這個裁縫不想當廚子,那麼他也當不了司機。火星和金星也是一樣,它們按照各自的軌跡運行,可是一旦失去了某樣東西,它們就會相撞,甚至爆炸。” 0 0 0
- 管是‘臉盲症’還是‘超憶症’,人只要活在這個世界上,就必然有自己的痛處。 0 0 0
- 如果可以,最好不要輕易地說謊,因為謊言一旦開始,就很難圓滿地結束。當真相被揭開的一霎那,惶恐、痛苦、掙紮、迷茫都有可能接踵而至。 我是一個勉強可以稱之為成功的作家,早就過了會對世界感到驚訝的年紀;我其實很內向,不善言詞,很少跟別人一起分享內心的感受,卻享受一種不受約束的我行我素;我愛我的家人,願意為他們做任何事,但不願意成為他們的羈絆;我對所謂的愛情毫無幻想,可是我筆下的人物一再為了“情”字鋌而走險;我熱愛自己的生活以及工作,夜深人靜的時候,我能感受到平靜的力量,它讓我不寂寞;我就是這樣一個人,活在自己的世界,不希望被打擾,卻渴望大眾的回應…… 那麼,以上這段話中,哪一些是謊言呢? Beta】 0 0 0
- 12.21 可怕的巧合 林肯和肯尼迪常被相提並論,因為他們兩人之間有一系列驚人的巧合之處: 林肯首次當選為國會議員是1846年,肯尼迪是1946年;林肯是在1860當選為美國第16任總統的,肯尼迪則是在1960當選為國家第35任總統。 他們的繼任者都是南方人,都姓約翰遜。安特魯·約翰遜生于1808年,林肯·約翰遜生于1908年。 兩人都是著名的民權運動者,都關注黑人運動。林肯有一位秘書姓肯尼迪,肯尼迪有一位秘書姓林肯。 然而最巧合的莫過于兩人都被刺殺身亡,兩人都是在星期五被槍殺的,並都是被擊中在頭後部。兩人的妻子都在場。刺殺林肯的凶手生于1838年,殺害肯尼迪的凶手出生于1938年。兩人都是南方人,也都 0 0 0
- 阿爾培的確已把那條綢褲套在了他的黑褲和那擦得雪亮的長統皮靴上。“喂,阿爾培培,”弗蘭茲說,“你真的很想去參加狂歡節嗎?來吧,坦白地告訴我。” “老實說,不!”阿爾培答道。“但我真的很高興能見識一下這里剛才的場面,我現在懂得伯爵閣下所說的話的含義了,當你一旦看慣了這種情景以後,你對于其他的一切就不容易動情了。” “而且這是您可以研究個性的唯一時機,”伯爵說道。“在斷頭台的踏級上,死撕掉了人一生所戴的假面具,露出了真面目。老實說,安德烈的表現實在丑惡,這可惡的流氓!來,穿衣服吧,二位,穿衣服吧!” 弗蘭茲覺得要是不學他兩位同伴的樣子,未免太荒唐了。 于是他穿上了衣服,綁上面具。那面具當然並不比他自己的臉更蒼白。他們 0 0 0
- 《四個婚禮和一個葬禮》 也許人到了一定的年紀,腦袋的結構就開始發生變化,一些才剛經曆的事,轉過身,就忘得一干二淨,可是那些很多年前發生的事呢,卻曆曆在目。就好像這部十幾年前的電影,記得當時半夜悄悄爬起來,把放在客廳里的錄像機搬回自己的房間,蒙著被子,在那台小小的、顯像管已經有點受潮的電視機前,一邊看一邊抹眼淚。我想,我之所以至今仍對藍眼睛的男人抱有好感,就是因為這部電影。 我的生命中,也同樣經曆過四個難忘的婚禮。第一個,是我父母的。不要覺得不可思議,事實上,我父母結婚的時候,在媽媽那不算太平坦的小腹里,已經有了我的存在。為此,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媽媽總是覺得在奶奶家抬不起頭來,可是爸爸和奶奶似乎對此全不在意。 0 0 0
- 我想,面具最大的好處就在于,不論你是哭、是笑、是悲傷、抑或是快樂,除了你自己之外,再也沒有其他人知道。我們用這種方式來保護自己,如果別人無法了解你,那麼也就無法傷害你。然而,戴上面具的我們卻忘記了生命中還有兩個很重要的字——那就是“分享”。 可惜的是,只有當我們愛上什麼人,才能深刻地體會分享的愉悅。分享心情、分享時間、分享溫暖、分享那些再也藏不住的思念。 請記住,如果有人冷漠地望著你,說不定,是因為你也曾冷漠地望著他(她)。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