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願在衣而為領,承華首之余芳; 悲羅襟之宵離,怨秋夜之未央! 願在裳而為帶,束窈窕之纖身; 嗟溫涼之異氣,或脫故而服新! 願在發而為澤,刷玄鬢于頹肩; 悲佳人之屢沐,從白水而枯煎! 願在眉而為黛,隨瞻視以閑揚; 悲脂粉之尚鮮,或取毀于華妝! 願在莞而為席,安弱體于三秋; 悲文茵之代禦,方經年而見求! 願在絲而為履,附素足以周旋; 悲行止之有節,空委棄于床前! 願在晝而為影,常依形而西東; 悲高樹之多蔭,慨有時而不同! 願在夜而為燭,照玉容于兩楹; 悲扶桑之舒光,奄滅景而藏明! 願在竹而為扇,含淒飆于柔握; 悲白露之晨零,顧襟袖以緬邈! 願在木而為桐,作膝上之鳴琴; 悲樂極而哀來,終推我而輟音!

    ——陶淵明

    0 0 0 1 拷貝 二維碼 《閑情賦》
《閑情賦》[7句]
  • 陶淵明

    0

    陶淵明(約376~427),字元亮,自號“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潛”,卒後友人私諡“靖節征士”,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出生于一個衰落的世家,生活在晉宋易代之際。父親早死,因家貧,曾做過幾年的官,卻因“質性自然”,不願“以心為形役”、不肯“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而解綬去職,過起了躬耕自足的田園生活。自小體弱多病,曾作《五柳先生傳》以自況,稱自己“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然而“家貧,不能常得”;日子雖然過得很艱苦(見“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他卻能安貧樂道,忘懷得失。“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是他一生的真實寫照。六十歲左右去世。深受後世文人騷客推崇,歐陽文忠公甚至認為“兩晉無文章,惟《歸去來兮》(即《歸去來兮辭》)而已” ;在中國詩人享有很崇高的地位,朱光潛先生認為:可以和他比擬的,前只有屈原,後只有杜甫。
看看其他热门专辑
看看其他標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