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莊子提出要容物。心胸要大些,才能承受無奈的羞辱。眼光敏銳叫“明”,耳朵靈敏叫“聰”,鼻子靈敏叫“膻”,口感靈敏叫“甘”,心靈透徹叫“智”,聰明貫達叫“德”。大凡道德總不希望有所壅塞,壅塞就會出現梗阻,梗阻而不能排除就會出現相互踐踏,各種禍害就會隨之而起。物類有知覺靠的是氣息,假如氣息不盛,那麼絕不是自然稟賦的過失。自然的真性貫穿萬物,日夜不停,可人們常常堵塞自身的孔竅。內心不能游于自然,那麼人體官能就會出現紛擾。森林山丘之所以適宜于人,也是由于人們內心促狹不爽比較出來的。簡單來說,修身養性,擺脫馳世逐物的困局,要學習森林。廣闊的森林里,植物繁密而錯落有致;我們的內心也要有空虛,因為有空虛方能容物,方能排憂解難。
    0 0 0 9 拷貝 二維碼 《莊子 外物》
《莊子 外物》[4句]
  • 莊子

    0

    莊子,名周,字子休,道教祖師,號南華真人,道教四大真人之一,漢族戰國中期宋國蒙人。戰國中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道家學說的主要創始人之一。莊子祖上系出楚國公族,先人避夷宗之罪遷至宋國蒙地。莊子生平只做過地方漆園吏,因崇尚自由而不應同宗楚威王之聘。老子思想的繼承和發展者。後世將他與老子並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思想體系,被思想學術界尊為“老莊哲學”。代表作品為《莊子》以及名篇有《逍遙游》、《齊物論》等。
    莊子主張“天人合一”和“清靜無為”。他的學說涵蓋著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精神還是皈依于老子的哲學。莊子曾做過漆園吏,生活貧窮困頓,卻鄙棄榮華富貴、權勢名利,力圖在亂世保持獨立的人格,追求逍遙無恃的精神自由。對于莊子在中國文學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貢獻,封建帝王尤為重視,在唐開元二十五年莊子被詔號為“南華真人”,後人即稱之為“南華真人”,被道教隱宗妙真道奉為開宗祖師,視其為太乙救苦天尊的化身。《莊子》一書也被稱為《南華真經》。其文章具有濃厚的浪漫色彩,對後世文學有深遠影響。
看看其他热门专辑
看看其他標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