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只色彩奇異的孤鳥 落在一個女孩肩上;可是 她拔去它豔麗的羽毛, 制造了痛苦,用鳥的整件彩衣。 柔軟的絨毛,還帶著身體的溫熱, 殘忍的嘴吐出微風把它吹散。 這鳥,就是我的心;那女孩,犯了罪惡, 是我提起來就禁不住要流淚的女伴。 這游戲使她快活,而我卻心情沉痛, 我傷心地望著心中的美 被她取樂,吹上蒼茫的天空。 她愛揚起頭,用口中的氣息 搖晃我的夢,我就是所謂的詩人。 願這氣息吹不著我的夢,我什麼也不再是。
    0 0 0 1 拷貝 二維碼 《孤獨與深思》
《孤獨與深思》[11句]
  • 普利多姆

    0

    蘇利·普呂多姆(Sully Prudhomme,1839年~1907年),法國第一個以詩歌著稱的天才作家。原名勒內·弗朗索瓦·普呂多姆。蘇利·普呂多姆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人。普呂多姆從抒情詩轉而創作哲理詩又最終轉向散文,他認為自己是在轉向更有意義的工作。
    蘇利·普呂多姆年輕時作過工程師,學習過法律,但他對這些被別人視為坦途正道的職業毫無興趣,而是熱衷于寫詩,26歲出版第一部詩集《詩歌集》,當時一言九鼎的批評界巨擎聖·伯夫贊揚普呂多姆“在詩中提出的新的運動,宣告著有如黎明前的戰栗一般的世界”(《諾貝爾文學獎全集》,徐利·普魯東、莫姆森卷,台灣環華百科出版社,169頁)。早期的詩歌以抒情為主,吟唱著內心深處的悲哀與苦痛。《破裂的花瓶》一詩是其中的代表。
    自《孤獨集》之後,受古羅馬詩人盧克萊修的影響,其詩轉向一種哲學和玄學思考,試圖將科學、哲學和心理學結合起來,探討"內在的人性",創作一種博大精深、融天地與人性于一體的詩歌。他渴望像探討世界的本源和本質以及人生的真諦,“但是,他徒然具有科學修養和熱情,卻不具備寫哲理詩的才情,也沒有找到將詩與科學、哲學結合起來的角度”,雖有許多至理名言,但往往只能流于空洞說教。
    隨著時代的推進,普呂多姆的地位漸漸從一位主要詩人降次為高蹈派中一位不太重要的詩人,他的《破碎的花瓶》被收入許多選集,可他視為畢生頭等要事的長篇訓諭史詩卻被認為缺乏想象力,缺乏詩意,幾乎無法閱讀。
看看其他热门专辑
看看其他標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