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幽夢影》[127句]
    張潮

    《幽夢影》清代文學家張潮著的隨筆體格言小品文集。張潮,字來山,號心齋(心齋一詞,來源于莊子《人間世》)、仲子,安徽歙縣人,生于清順治八年(1650年),曾著有《花影詞》、《心齋聊複集》、《幽夢影》等書,其中以《幽夢影》最聞名。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文學家章衣萍在徽州用重金購買了同鄉張潮的《幽夢影》抄本,林語堂看後也很喜歡這本書。隨後章衣萍將此書校點後交上海中央書店出版社出版。 其實早幾個月千秋出版社出版史天行注解的《幽夢影》。
    《幽夢影》主要著眼于以優雅的心胸、眼光去發現美的事物,可以說是求美的著作。書中沒有強烈的、尖銳的批評,只有不失風度的冷嘲熱諷。而這些不平、諷刺,其表現形式也都是溫和的。《幽夢影》這樣的書絕不是匕首投槍,而更像中藥里的清涼散。為《幽夢影》作序的石龐說張潮此書“以風流為道學,寓教化于詼諧”。
    《幽夢影》體現的,是張潮以經史子集為底,浸透了傳統中國文人教養的生活觀。它展示了中產階級的知識分子品味,中國文人的生活態度。藉著張潮的眼睛,讓我們發現瑣碎生活竟然如此不凡,月亮、石頭或一棵樹,云霞、蝴蝶或花鳥,這些尋常之物,在作者靜觀、內省,經過個人的體悟之後,成了足以流傳的生命學問。
    張潮所生年代,正值中國傳統學術總結之時,這本書的體驗和學問因此亦帶有總結性質。他的一家之言,乃是以中國學問為底,收束到個人性情里頭再放出來的,個人風格強烈的生命哲學,絕非單純的知識。
    林語堂認為張潮極能體現中國傳統文人的人格特質,因此“數十年間孜孜不倦地推介《幽夢影》這部書”,翻譯此書,讓西方世界見識中國文化。兩人相交于不同的時空,卻同樣具有“純粹的生活”,那是明朝文人最重視的“性靈”,一種清潔、透明而單純的性情質地。作為基督徒的林語堂曾經說,《聖經》讓他向往“清潔的生活、純粹的生活、單純的生活、有用的生活”。《幽夢影》之于林語堂,則有如中國版的《聖經》,有用又無用,讓人在濁世里安身立命。
    0 0
此專輯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