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君主論》[24句]
尼可羅·馬基亞維利《君主論》是意大利政治家、思想家尼可羅·馬基亞維利的代表作,是一本毀譽參半的奇書,一直被奉為歐洲曆代君主的案頭之書,政治家的最高指南,統治階級鞏固其統治的治國原則,人類有史以來對政治斗爭技巧最獨到最精辟的解剖。自1532年開始印行,迄今470多年,從西方到東方,在政界、宗教界、學術等領域引起巨大的反響,被西方評論界列為和《聖經》、《資本論》等相提並論的影響人類曆史的十部著作之一。
《君主論》是對佛羅倫薩乃至整個意大利幾百年間的“政治實驗和激烈變革”以及馬基雅維利本人多年從政經驗的理論性總結。較為完整地闡述了馬基雅維利的君主專制理論和君王權術論,它對意大利長期戰爭分裂的原因進行了總結,並提出了實現意大利的統一的方案——建立強有力的中央集權國家。試圖把但丁的統一思想與君權思想付諸實現,盡可能深入權術問題,直接向君主提出種種實行辦法。
全書討論了“君主國是什麼,它有什麼種類,怎樣獲得,怎樣維持,以及為什麼會喪失”的問題。對于這一系列問題的探索,作者摒棄了中世紀宗教教條式的推理方法,從曆史的經驗角度出發,以“人性本惡”的基本假設為依據,認為國家的產生是出于人性本身的需要,並不是上帝的意志,從而否認了君權神授。他大膽地將政治與倫理道德分離,認為政治的基礎不再是倫理道德,而應由權力取而代之。全書共26章,前11章論述了君主國應該怎樣進行統治和維持下去,強調有勢力保護國家容易、反之則難,君主應靠殘暴和訛詐取勝;12—14章闡明軍隊是一切國家的主要基礎,君主要擁有自己的軍隊,戰爭、軍事制度和訓練是君主惟一的專業。後12章是全書的重點,全面論證馬基雅維利的術治理論。
書中對不同類型的君主國做了明確的區分:如世襲君主國、混合君主國、依靠自己武力和能力獲得的新君主國、依靠他人的武力或者由于幸運而獲得的新君主國、市民君主國和宗教君主國等等。啟示實行統治的君主們如何參照別國的曆史經驗,結合本國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建立適合自己的君主政體。這無疑是一個君主在立國之初首先考慮的原則。君主立國要依靠自己的能力,要把基點放在自身的力量上,凡是這樣做的,日後保持自己的地位,就沒有多少困難。這是馬基雅維利對君主鞏固自己的權力地位提出的第二條原則。任何一位君主或政治家要想在事業上獲得成功,必須學會政治統治的方法,這就是君主的基本行為原則,既是書中的重點,也是後世爭論的焦點。
上辑:
《翁貝托·埃科經典語錄》[3句]
- 對于必需戰爭的人們來說,戰爭就是正義的。當除了拿起武器以外就別無他望的時候,武器就是神聖的。 0 0 0
- 世界上再沒有一樣東西比慷慨消耗得更厲害的了,因為當你慷慨而為的時候,你就失去了使用慷慨的能力,不是使自己貧窮以至被人輕視,就是因為要避免貧窮而貪得無厭惹人憎恨。 0 0 0
- 正如那些繪風景畫的人們,為了考察山巒和高地的性質便側身于平原,而為了考察平原便高據山頂一樣。同理,深深的認識人民的性質的人應該是君主,而深深地認識君主的性質的人應屬于人民。 0 0 0
- Never attempt to win by force what can be won by deception. 靠欺騙可以取勝時,絕不要靠武力。 0 0 0
- 命運始終處于變化之中,而人的方式也總是在不斷調整,當兩者達到協調一致時,他便可以說是成功了,兩者不一致時,他便是一個失敗的人。我始終認為,敢作敢為要比謹慎多疑好得多。因為命運就像是一個女人,倘若你希望她對你俯首帖耳,就必須打她,虐待她。我們可以看見,與那些行事冷靜的人相比,命運更願意被那些敢作敢為的人征服,所以,命運會像女人一樣,她眷顧年輕人。只因為比起中年人和老年人,年輕人要少一分謹慎。但是,取而代之的,是多一分粗暴,也正是這粗暴能更大膽地將她制伏 0 0 0
- 一般來說,人類的本性總是忘恩負義、變化多端、弄虛作假、怯懦軟弱、生性貪婪的,當你對他們有利用價值的時候,可以說,他們完全是你的人。當你有需要時,他們表示願意為你流血,願意為你奉獻自己的財產,甚至是犧牲自己或是他們的孩子。但實際上,當危險到來時,他們只會選擇背棄你。假如君主選擇相信他們的那些空頭承諾,因而忽略其他措施,那麼毫無疑問,這個君主必會滅亡。要知道,那種靠錢買來的,而非依靠偉大而高尚的思想獲得的友誼,是不穩固的,在你真正需要幫助的時候,你是不可能指望依靠它的 0 0 0
- 因此,君主必須是一頭狐狸以便認識陷阱,而又必須是一頭獅子,以便使豺似驚駭。 0 0 0
- 強大不需要借口,弱小即是最好的理由! 0 0 0
- 要麼奉承一個人,要麼就擊垮他,因為人們受到一些微不足道的委屈就會進行報複,而對致命的傷害卻無能為力。因此,要打擊一個人,出手必須重到再也不必擔心遭到報複。 0 0 0
- 人們冒犯一個自己愛戴的人比冒犯―個自己畏懼的人較少顧忌,因為愛戴是靠恩義這條紐帶維系的;然而由于人性是惡劣的,在任何時候,只要對自己有利,人們便把這條紐帶一刀兩斷了。可是畏懼,則由于害怕受到絕不會放棄的懲罰而維持著。 0 0 0
- 人們在他們的能力允許的范圍內這樣做時,總會為此受到贊揚而不會受到非難。但是,如果他們的能力有所不及,卻千方百計硬是要這樣干的話,那麼,這就是錯誤而且要受到非難。 0 0 0
- 君主必須懂得怎樣掩飾這種獸性,並且必須成為一個偉大的偽裝者與假好人。他們總是受到當前需求的支配,人的頭腦總是很單純,以至于那些想要欺騙別人的人總能找到能欺騙的貨色。我必須說說最近發生的那些事件中的一件事,我不想保持沉默:亞曆山大六世除了欺騙世人之外,既不曾做過任何其他事情,也從來不曾夢想過任何其他事情,但是他總能找到上當受騙的貨色。因為世界上從來不曾有過一個人比他更加有力地作出保證,比他更加信誓旦旦地肯定某一件事情,而同時沒有任何一個人比他更加隨便地言而無信了。可是,他的欺騙總能稱心如意地獲得成功,因為他對人性的這一面有著深刻的認識 0 0 0
- 一位君主,尤其是一位新的君主,不能夠實踐那些被認為是好人應作的所有事情;因為他要保持國家,常常不得不背信棄義,不講仁慈,悖乎人道,違反神道。因此,君主必須有有一種精神准備,隨時順應命運的風向和事物的變幻情況而變,然而,如果可能的話,他還是不要背離善良之道,但是如果必需的話,他就要懂得怎樣走上為非作惡之途。 0 0 0
- 凡是想要獲得君主恩寵的人們,向來都是把自己認為最寶貴的東西或自以為君主最喜愛的東西作為獻禮。 0 0 0
- 當一個強大的外國人一旦侵入一個地區的時候,在這個地區里所有那些較弱小的勢力,由于對那個凌駕在他們頭上的強大勢力的嫉妒作祟,就會立即依附這個入侵的外國人。 0 0 0
- 必要的戰爭就是正義的戰爭。 0 0 0
- 一個人要防止人們阿諛奉承,除非人們知道對你講真話不會得罪你,此外沒有別的辦法;但是,當大家能夠對你講真話的時候,對你的尊敬就減少了。 0 0 0
- 相比而言,人生際遇的改變也多出于此。倘若一個人以謹慎和耐心來約束自己,在時機和事態的發展同他的行事方式相契合的時候,他就能夠取得財富,然而,倘若時機和事態有了什麼變化,而他卻沒有及時調整自己的行事方式,他必然會遭到毀滅。但是,人們往往不夠謹慎周到,不知道怎樣讓自己適應這種變化。這既是天性使然,也是因為過去的某種方式讓自己受過益,以至于他無法說服自己放棄這種方式。所以,對一個小心謹慎的人來說,在本該果斷行事時卻優柔寡斷,其結果只能是毀滅。然而,如果他可以隨著時機的轉變而及時改變自己的行為,那麼他的命運便不會發生什麼意外 0 0 0
- 對于君主而言,沒有必要具備上面列舉過的那些好品質,但是卻很有必要顯得具備這些好品質。我甚至敢說,如果具備這些品質並且常常本著這些品質行事,那是有害的;可是如果顯得具備這些品質,那卻是有益的。你要顯得慈悲、虔誠、守信、人道、正直,並且必須這樣去做,同時你必須做好心理准備,當你需要改弦易轍的時候,你要能夠並且懂得怎樣作一百八十度的轉變。作為一個君主,特別是新君主,你必須認識到,不可去踐行那些受人們尊重的好品格,為了維持統治,你常常得背信棄義、不講仁慈、悖乎人道、違反天道。所以,你必須擁有靈活的頭腦,隨時根據人生的運氣和風向的轉變而轉變。然而,如我曾說,假如有可能還是不要背離善良之道;而假如形勢所迫,那也必須走上作惡之途 0 0 0
- 沒有能力的人是保不住他的榮耀的,就算很幸運的當上了國外最後也只能被逐下王位。 0 0 0
- 人們絕不應當為了逃避一場戰爭而聽任發生混亂,因為戰爭不是這樣逃避得了的,延宕時日只是對自己不利而已。 0 0 0
- 對人們應當加以愛撫,要不然就應當把他們消滅掉;因為人們受到了輕微的侵害,能夠進行報複,但是對于重大的損害,他們就無能為力進行報複了。所以,我們對一個人加以侵害,應當是我們無須害怕他們會報複的一種侵害。 0 0 0
- 君主既然以半人半獸為師,他就必須懂得如何利用人性和獸性。而且必須懂得,這兩種性質缺一不可。既然君主必須掌握運用野獸的方法,他就應該同時效法狐狸和獅子。因為獅子容易落入獵人的陷井,而狐狸則無法抵禦豺狼。所以,君主必須是一只辨識陷阱的狐狸,同時又必須是一頭威懾豺狼的獅子 0 0 0
- 擁有武裝的先知都勝利了,沒有武裝的先知都滅亡了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