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薩哈林旅行記》[10句]
    契訶夫

    《薩哈林旅行記》是契訶夫所著的一本書籍,該書是契訶夫畢生至為自豪的作品,他拖著幾近崩潰的病弱之軀,途經一萬俄里的苦寒與荒涼,踏進這“不可容忍的痛苦之地”,用文字診斷俄羅斯。
    薩哈林島是北太平洋上介于韃靼海峽和鄂霍次克海之間的一個長條形島嶼,四面環水,俄羅斯帝國把它當作是罪犯無法逃脫的天然監獄,從19世紀60年代起,將成千上萬的政治犯和刑事犯流放到這里,從事苦役勞動。1890年,契訶夫決定前往薩哈林考察,雖然此時他已出現疑似肺結核症狀,多次咯血,身體十分虛弱;但是他堅持說“有必要到薩哈林”這個“不可容忍的痛苦之地”,去研究苦役犯的生存狀態。契訶夫參觀監獄、和苦役犯談話,用卡片記錄了近一萬個囚徒和移民的簡況,甚至目睹了死刑和種種酷刑,深受震動,“以致後來多次在噩夢中看見這些場景”。三個月後,契訶夫回到莫斯科,花了三年時間,寫出此書。
    薩哈林之行是契訶夫一生中的重大事件之一,對他後半生的思想發展和文學創作都起了積極作用。可以說,假如沒有薩哈林之行,他後來的許多作品就無法寫出來。這次旅行,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促進了他的“成熟”,使他“產生了數不盡的計劃”,也就是說,加深了他對許多社會政治和人生哲理問題的認識,極大地豐富了他的生活和藝術視野,為他後來的文學創作積累了豐富的素材,打下了深厚的思想和物質基礎。
    0 0
此專輯的句子
  • 契訶夫

    0

    契訶夫(1860年1月29日—1904年7月15日) ,俄國小說家、戲劇家、十九世紀末期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短篇小說藝術大師。1860年1月29日生于羅斯托夫省塔甘羅格市。1879年進入莫斯科醫科大學醫學系,1884年畢業後在茲威尼哥羅德等地行醫,廣泛接觸平民和了解生活,這對他的文學創作有良好影響。契訶夫以卓越的諷刺幽默才華為世界文學人物畫廊中增添了兩個不朽的藝術形象。他的名言“簡潔是天才的姊妹”也成為後世作家孜孜追求的座右銘。契柯夫對中國人民懷有美好的感情,曾約高爾基一同訪問中國,但因久病不治而未遂心願。1904年7月15日因肺病惡化而辭世。
    1880年開始發表作品。是俄國的世界級短篇小說巨匠和俄國19世紀末期最後一位批判現實主義藝術大師,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家之一。其劇作對20世紀戲劇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他堅持現實主義傳統,注重描寫俄國人民的日常生活,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小人物,借此真實反映出當時俄國社會的狀況。他的作品的三大特征是對丑惡現象的嘲笑與對貧苦人民的深切的同情,並且其作品無情地揭露了沙皇統治下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和社會的丑惡現象。他的作品有很大的幽默性和藝術性。他的作品以語言精練、准確見長,他善于透過生活的表層進行探索,將人物隱蔽的動機揭露得淋漓盡致,被認為19世紀末俄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傑出代表。其主要作品有《變色龍》、《乏味的故事》、《決斗》、《草原》、《農民》、《在峽谷里》、《海鷗》、《哀傷》、《苦惱》、《萬尼亞舅舅》、《套中人》 、《普里希別葉夫中士》、《第六病室》、《小公務員之死》小學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下冊第15課《凡卡》、《三姐妹》、《櫻桃園》等。
看看其他热门专辑
看看其他標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