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10句]
    川端康成

    《湖》是川端晚年的作品,主角銀平是個有跟蹤貌美女性癖好的中年男子,通俗的說,也就是現在人們眼中的那些喜歡尾行漂亮姑娘的癡漢。書中寫了銀平的三次尾行經曆,這三次尾行的對象分別是他的學生、美麗動人卻在一個老人的包養下流失青春的女人、戀愛中的少女。
    《湖》敘述主角桃井銀平由于雙腳如猿猴般丑陋,因自我嫌惡而產生一種屈辱感與失落感,也與社會產生了隔閡。為了尋求解脫,向往美與追求美,他特別喜歡追求美貌的女性,企圖以一種複雜而荒誕的感情,來治愈自己的心靈創傷。結果非但無法治愈內心的寂寞,沖淡自己的孤寂感,反而被一個飽經風霜的中年丑婦跟蹤。銀平覺得此生已無法獲得救贖,絕望之際只能將希望寄托在魔界,寄望來世脫胎換骨,變成一個美男子。全書通篇表露出一種無法愈合的孤寂感,宣揚人生無常,萬事皆空的思想,說明人的孤獨與寂寞是無法排除與解脫的,美的東西是虛無的,幸福也是空虛的,在哀愁與虛幻中追求與憧憬,是永遠無法達成的,即使女性美也無法拯救自己虛空的靈魂。
    0 0
此專輯的句子
  • 川端康成

    0

    日本新感覺派作家,著名小說家。1899年6月14日生于大阪。幼年父母雙亡,其後姐姐和祖父母又陸續病故,他被稱為“參加葬禮的名人”。一生多旅行,心情苦悶憂郁,逐漸形成了感傷與孤獨的性格,這種內心的痛苦與悲哀成為後來川端康成文學的陰影很深的底色。在東京大學國文專業學習時,參與複刊《新思潮》(第6 次)雜志。1924年畢業。同年和橫光利一《不是代》雜志,後成為由此誕生的新感覺派的中心人物之一。新感覺派衰落後,參加新興藝術派和新心理主義文學運動,一生創作小說100多篇,中短篇多于長篇。作品富抒情性,追求人生升華的美,並深受佛教思想和虛無主義影響。早期多以下層女性作為小說的主人公,寫她們的純潔和不幸。後期一些作品寫了近親之間、甚至老人的變態情愛心理,手法純熟,渾然天成。
    成名作小說《伊豆的舞女》(1926)描寫一個高中生“我”和流浪藝人的感傷及不幸生活。代表作有《伊豆的舞女》、《雪國》、《千只鶴》等。1968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亦是首位獲得該獎項的日本作家。1972年4月16日在工作室自殺身亡。已有多部作品在中國翻譯出版。
    川端擔任過國際筆會副會長、日本筆會會長等職。1957年被選為日本藝術院會員。曾獲日本政府的文化勳章、法國政府的文化藝術勳章等。
看看其他热门专辑
看看其他標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