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存在與虛無》[6句]
    薩特

    《存在與虛無》,法國的讓·保羅·薩特(Jean-Paul Charles Aymard Sartre, 1905-1980) 著。其內容有以下五個方面:對存在的探索(導言);虛無的起源;自為的存在;我和他人;擁有、作為和存在。它是一部關于存在主義代表作,在哲學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
    本書的前三部分是要解決現象學本體論的基本觀點問題:薩特確定了存在的范疇,確定了自為的存在的結構與特性及其存在規律。在這個基礎上,後面兩部分主要探討自為的存在與其他的自為的存在、與自在即與處境的具體關系,從而論證了人的自由,並且最終以現象學的“存在精神分析”的方法描述了自由的倫理意義,這也是“現象學本體論”的落腳點。
    本書出版于1943年,此書的出版宣告了作為哲學家的薩特的誕生,他開始運用自己獨立的思想觀點和哲學詞語述說他對世界的理解。全書分四個部分:第一部分論述虛無問題;第二部分論述自為的存在;第三部分論述為他人;第四部分論述擁有、作為和存在。
    這部著作的確具有獨特價值,它是自黑格爾以來新的精神現象學。薩特終于找到了解決自己根本難題的哲學,那不是任何一種現成的哲學思想,而是他自己經過十年探索得出來的。
    他的哲學主要思想來源,從傳統來講,一個是胡塞爾的現象學,一個是笛卡爾的理性哲學。而更多的是他自己對生活的體驗,特別是關于自由和偶然性的思想,也關涉到他同女人的關系、愛情、性欲、肉體……他把這一切都揉和在一起,以一種哲學體系的形式表現出來。
    0 0
此專輯的句子
  • 薩特

    0

    薩特(Jean Paul Sartre,1905—1980)是20世紀法國著名的文學家、哲學家和政治評論家,法國無神論存在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同時也是優秀的文學家、戲劇家、和社會活動家。1925年入巴黎高等師范學校學習哲學,獲博士學位;1933一1935年赴德國留學;1934—1939年任中學教師,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因參軍作戰被德軍俘獲。曾來北京參加過世界和平理事會;蘇共二十大和匈牙利事件後退黨。他反對美國侵越戰爭,曾任羅素發起組織的民間審判戰爭罪行委員會的副主席,1964年拒絕接受瑞典皇家科學院授予的諾貝爾文學獎。他曾積極支持1968年5月的法國學生造反運動;1980年4月逝世,約六萬人自動參加他的葬禮。
    薩特出生于巴黎一個海軍軍官家庭,幼年喪父,從小寄居外祖父家。父親是個海軍軍官,在薩特15個月大的時候在印度死于熱病。薩特12歲時母親改嫁,繼父是一名海軍工程師,迷信數理科學,主張薩特將來也學工程師,這使薩特十分反感,也加強了他從事人文學科的決心。他很小就開始讀大量的文學作品。中學時代接觸柏格森、叔本華、尼采等人的著作。1924年考入巴黎高等師范學校攻讀哲學。1929年,獲大中學校哲學教師資格,隨後在中學任教。1933年,赴德國柏林法蘭西學院進修哲學,接受胡塞爾現象學和海德格爾存在主義。回國後繼續在中學任教,陸續發表他的第一批哲學著作:《論想像》、《自我的超越性》、《情緒理論初探》、《胡塞爾現象學的一個基本概念:意向性》等。1943年秋,其哲學巨著《存在與虛無》出版,奠定了薩特無神論存在主義哲學體系。
    薩特雖然曾經是一個早熟的才華橫溢的學生,然而直到33歲時,他才發表第一部文學作品。在勒哈弗爾小城做中學教員期間,隨著歲月的流逝,薩特產生了失意感,于是開始撰寫對孤獨的思考,連續寫成了以下幾篇文章:《對偶發性的論述》、《論心靈的孤獨》、《憂郁症》以及《安東納·洛根丁的奇特冒險》,最後一篇後來改編為小說《惡心》(1938)。
    薩特是法國戰後存在主義哲學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哲學著作有《想象》、《存在與虛無》、《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辯證理性批判》和《方法論若干問題》。這些著作已成為二十世紀資產階級哲學思想發展變化的重要思想資料。
    薩特把深刻的哲理帶進了小說和戲劇創作,他的中篇《惡心》、短篇集《牆》、長篇《自由之路》,早已被承認為法國當代文學名著。他的戲劇創作成就高于小說,一生創作9個劇本,其中《蒼蠅》、《間隔》等,在法國當代戲劇中占有重要地位。《恭順的妓女》是一部政治劇,揭露美國種族主義者對黑人的迫害,並對反種族歧視的普通人民的覺醒寄予深切的期待。此劇體現了他主張的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的思想。
看看其他热门专辑
看看其他標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