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邏輯哲學論》[10句]
    維特根斯坦

    《邏輯哲學論》是哲學家維特根斯坦(Wittgenstein,Ludwing)在其一生中出版的唯一的書籍篇幅的著作。本書是在他在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當兵期間寫的。首先在1921年出版為德語的 Logisch-Philosophische Abhandlung,它現在被廣泛的認為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哲學著作之一。拉丁語標題 "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 最初是 G. E. Moore 建議的,表示了對斯賓諾莎的 Tractatus Theologico-Politicus(神學政治論)的敬意。維特根斯坦的著名的文筆風格 — 他表達自身的絕對冷靜和簡潔的方式 — 是從他所崇拜的偉大的德國邏輯學家和哲學家 Gottlob Frege 的哲理散文中鑄就來的。在他的哲學評論中他寫道: "我的句子的風格受到 Frege 的非常強烈的影響。並且如果我想要的話,我能在沒有人能在第一眼就能辨別的地方察覺到這種強烈的影響。"
    微薄的容量(少于八十頁)形成了簡短的、預言式的說話方式的、編號為 1, 1.1, 1.11, 1.12 等等到 7 的一個系統,就是說 1.1 是 1 的注釋或細節,1.11 和 1.12 注釋 1.1,以此類推,用來展示它們的嵌套的相互關系。他闡述了一個有雄心的計劃來識別在語言和現實之間的關系,並通過清晰的說出“邏輯上完美的語言的條件”來定義哲學的界限(Russell, p. 8 in the C. K. Ogden Translation)。它的目標是能完善伯特蘭·羅素早年的邏輯原子論哲學的一個哲學系統。
    本書的結尾有些令人驚訝,達成了關于哲學的有點激烈的結論。它明確的建議任何形而上學的討論都位于意義領域之外,而唯一正確的哲學方法是為自然科學而舍棄哲學。
    邏輯哲學論主要是在邏輯實證主義者中間有著影響力,但也啟迪了很多其他哲學家。
    0 0
此專輯的句子
  • 維特根斯坦

    0

    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1889—1951,香港及台灣譯作維根斯坦)出生于奧地利,後入英國籍。哲學家、數理邏輯學家。語言哲學的奠基人,20世紀最有影響的哲學家之一。
    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于1889年4月26日出生于奧匈帝國的維也納,父親卡爾·維特根斯坦是歐洲鋼鐵工業巨頭,母親萊奧波迪內,哈耶克外祖父之姑表妹,是銀行家的女兒。路德維希在八個子女中排行最小,有著四分之三的猶太血統,于納粹吞並奧地利後轉入英國籍。
    維特根斯坦自幼跟隨兄姊在家里接受教育,然而家庭教育的結果卻無法使其達到正規高中的接納標准。直到1903年在通過入學考試後前往林茨的一所以技術著稱的中學學習,與阿道夫·希特勒是同學,不過尚未有確鑿的證據表明這兩位重要人物有過任何深入的交往。
    和一些偉大人物一樣,維特根斯坦在中學的成績並不好,大都處于中下水平,在度過了三年的不愉快後,更帶著高考的落敗離開了這里。少年路德維希愛好機械與技術,十歲時就制出過一台簡單實用的縫紉機。其最初的志向在于物理學,曾經渴望師從著名物理學家玻爾茲曼,然而,後者于1906年自殺,使得維特根斯坦的希望毀于一旦。隨後維特根斯坦又立志成為一名工程師。
    維特根斯坦具有極為深厚的文化素養,對人類生存本質有著深刻的感知。早年維特根斯坦家族有著濃厚的藝術文化氛圍,父親卡爾·維特根斯坦是長期的藝術捐助商,勃拉姆斯、馬勒等是這個被音樂充滿的家庭里的常客。維特根斯坦家族成員中音樂天賦不算突出的路德維希其單簧管演奏也很有造詣,同樣,被認為是有書面表達障礙的維特根斯坦的文筆卻也十分精湛。
看看其他热门专辑
看看其他標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