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蕩三十年》[4句]
    吳曉波

    本書作者沒有用傳統的教科書或曆史書的方式來寫作這部著作,而是站在民間的角度,以真切而激揚的寫作手法描繪了中國企業在改革開放年代走向市場、走向世界的成長、發展之路。改革開放初期洶湧的商品大潮;國營企業、民營企業、外資企業,這三種力量此消彼長、互相博弈的曲折發展;整個社會的躁動和不安……整部書稿中都體現得極為真切和實在。 作者用激揚的文字再現出人們在曆史創造中的激情、喜悅、吶喊、苦惱和悲憤。
    作者不是將一些事件、人物孤立地展現在讀者面前,他筆下的曆史是可以觸摸的,是可以被感知的,它充滿了血肉、運動和偶然性。他把人物和事件放在一個國際和國內的政策、社會和當時的現實這樣的大背景中,以整體和個別相結合的描述手法,將一部中國企業的曲折發展曆程清晰地呈現在讀者面前。
    本書為上卷,記載1978-1992年間的企業變革。
    本書為下卷,記載1993-2008年間的企業變革。
    作者以寫實的手法和犀利的風格,描繪了1993—2007年部分國企和民企在改革和崛起中的艱難曆程。其中有柳傳志、張瑞敏、王石、馬云、吳仁寶等成功的典型,也有禹作敏、牟其中、姬長孔、沈太福等曇花一現的悲劇人物。本書采用編年體的寫法,將1993年以來發生在中國大陸經濟體制改革中的大事作了全景式的描繪,其中有政府的決策,有高層領導的指示,有亞洲金融風暴的影響,更多的是企業界人士台前幕後的種種作為。許多事實經過作者生動的描寫,使人們能從宏觀上看出經濟體制改革的艱難和民企在突圍中的奮斗,無論成功與失敗,都真實地映襯出中國騰飛中沉重的翅膀。作者在企業史的寫作中,摒棄了從文件到概念的模式,以鮮活靈動的典型形象,以人物為主體,以事件為血肉,勾畫出這一時期中國企業界的脈動,具有一種史詩般的力量。
    作者在書中說:“過去的三十年是如此的輝煌,特別對于沉默了百年的中華民族,它承載了太多人的光榮與夢想,它是幾乎一代人共同成長的全部記憶。”
    0 0
此專輯的句子
  • 吳曉波

    0

    吳曉波,1968年生人,畢業于複旦大學新聞系。財經作家,“藍獅子”財經圖書出版人,上海交通大學、暨南大學EMBA課程教授,常年從事公司研究。2009年被《南方人物周刊》評為年度“中國青年領袖”。
    吳曉波打破了寫而優則仕、寫而優則商的中國習慣。他腳踏幾船,既從事出版事業,同時還堅持每周寫作6000字以上的習慣,穩穩當當,自得其樂地與妻女棲居于杭州。
    一個知識分子,應該擁有一份不賴此為生的職業。吳曉波說這句大學時候看到的話到仍然記憶猶新。因此,“可能我退休之後,會成為一個真正的知識分子吧!”因為到那時,他真正擁有了知識分子的獨立,無所顧忌,可以開始做思想義工,不為報酬寫作。
    說到這時,吳曉波開始惦記自己島上的3000棵楊梅樹,成長周期很長的楊梅,今年已經有個別成熟,到明年,則可大規模采摘。
    這個擁有自己島嶼的寫作者和商人,悠然自得而又孜孜不倦地為這個世界供應觀念,同時告誡年輕人:不要著急,不要焦慮。
    這個人,簡直擁有一個寫作者所渴望擁有的全部優點:富有、英俊、樂觀、謙遜、才華橫溢、朋友眾多。
看看其他热门专辑
看看其他標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