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年夏天:美國1927》[3句]
    比爾·布萊森

    1927年的美國已是一個實力雄厚的大國,正步入世界舞台的中心,將開創被後人稱為“美國世紀”的新時代。但是,國家的成長也伴隨著煩惱和彷徨,社會機制的失調雖然凸顯了各種“人性之惡”,但也為反思和改革創造了空間。
    在這本“輕曆史”作品中,布萊森用“萬曆十五年” 式的寫史手 法,將各種人物和事件巧妙地拼接為一面“敘事之鏡”,折射出了一個時代的“光榮與夢想”。同時,也讓我們在幽默睿智的文字後見識到了喧囂的冒險、盲目的樂觀和狂熱的譫妄。布萊森不僅帶我們回到了“了不起的蓋茨比”生活的“那年夏天”,還為我們展現了一種曆史敘事的優雅之美。
    在那年夏天,美國的股票市場欣欣向榮,總統每天只工作4個小時,密西西比河流域發生了大洪災,還有一場舉世嘩然的大審判。在那年夏天,美國人還見證了有聲電影的誕生、電視的發明和一個黑幫頭子的盛極而衰。當然,那年夏天還與兩位“凡人英雄”密不可分:一位是單人不間斷飛越大西洋的航空英雄查爾斯·林德伯格,另一位則是“棒球史上最偉大的球員”貝比·魯斯。
    如果說,菲茨傑拉德創造了“了不起的蓋茨比”這個文學史上的不朽形象,奏響了“爵士時代”的挽歌;那麼,布萊森則通過以“萬曆十五年”式的敘事手法,將紛繁複雜的人物和事件巧妙地組合在一起,讓20世紀20年代美國人和美國社會的特質自然而然地呈現在讀者面前。
    《那年夏天》亦堪稱威廉·曼徹斯特的傳世之作《光榮與夢想》的“前傳”。後者細致勾勒了從1932年至1972年美國社會整整四十年的社會巨變,而前者則見微知著,聚焦風暴來臨前的“那年夏天”,將“浮華時代”的天鵝之歌演繹得惟妙惟肖。
    我們還為《那年夏天》特別制作了一本“小冊子”,其中囊括了圖書、報紙、雜志、法律文件和網絡資源等各種圖文信息,將書中涉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一網打盡。如果你不滿足一知半解,讀這本小冊子,你定會滿載而歸!
    0 0
此專輯的句子
  • 比爾·布萊森

    0

    比爾·布萊森,世界知名的非虛構作家,1951年出生于美國艾奧瓦州,曾任職于倫敦《泰晤士報》與《獨立報》,同時也為《紐約時報》、《國家地理雜志》等撰文。作品主要包括旅游類隨筆、幽默獨特的科普作品——比如《萬物簡史》、《母語》等等,橫跨多種領域,皆為非學院派的幽默之作。他的作品詼諧嘲謔的風格堪稱一絕,整體上舉重若輕,能讓普通讀者產生很強的認同感,不失為雅俗共賞的典范,深受讀者喜愛,也獲得很高的評價。每部作品均高踞美國、英國、加拿大暢銷排行榜前茅。 比爾·布萊森之所以能在二十世紀的旅游文學中占據一席之地,並成為目前世界公認的最有趣的旅游文學作家,是因為他擅長用不同的眼光來看待他所游曆的世界,他真切地捕捉到了一個旅人的內心感受。自然地理、生活情趣、社會時態,布萊森信手拈來無不奇趣。他的尖刻加上他的博學,讓他的文字充滿了智慧、機敏和幽默。作為在英國生活了二十多年的美國人,他的作品又兼具了開朗風趣、絕不怕粗俗的美式調侃和冷峻犀利、一針見血的英式嘲諷。
看看其他热门专辑
看看其他標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