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城》[31句]
    彼得·海斯勒

    《江城》是《紐約客》專欄作家海斯勒的中國紀實三部曲的第一部。《江城》講的是地理,以地為中心;《甲骨》講的是曆史,以時為中心。《公路中國》探討經濟,追蹤發展的源頭,探究個人對變革的應對。如前兩本書那樣,它研究的是中國的核心課題,但它不是通過解讀著名的政治或文化人物來實現這個目的,也不做宏觀的大而無當的分析,它相信通過敘述普通中國人的經曆來展現中國變化的實質。這三本書有一個共同的中心因素:時間。
    《江城》1996年8月底一個溫熱而清朗的夜晚,我從重慶出發,乘慢船,順江而下來到涪陵。涪陵沒有鐵路,曆來是四川省的貧困地區,公路非常糟糕。去哪里你都得坐船,但多半你哪里也不會去。在隨後的兩年,這座城市就是我的家。在這里,我有時是一個旁觀者,有時又置身于當地的生活之中,這種親疏結合的觀察構成了我在四川停留兩年的部分生活。2001年,也就是《江城》在美國出版的時候,一條通往重慶的高速公路通車了,一條鐵路也正在修建之中,基本上再也沒有人坐船去涪陵了。這座城市正在飛速發展著,在過去的二十年,那樣一種轉型變化的感覺——接二連三、冷酷無情、勢不可擋——正是中國的本質特征。很難相信,這個國家曾經完全是另外一種模樣,是19世紀西方人眼中“永遠停滯的民族”。2003年,三峽大壩一期完工後,不斷上漲的江水將陸續淹沒那些江畔之城,這多少令我有些傷感。而對于大多數中國人來說,這正是不斷變革的對應面:貧窮、爛路、慢船。這並不是一本關于中國的書,它只涉及一小段特定時期內中國的某個小地方。從地理和曆史上看,涪陵都位于江河中游,所以人們有時很難看清她從何而來,又去往何處。在1996年至1998年間,我學會了熱愛涪陵。能再次回到長江上的感覺真好,哪怕它的舊時激流只存于我的記憶之中。
    0 0
此專輯的句子
  • 彼得·海斯勒

    0

    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中文名何偉,(1969年6月14日-),出生于密蘇里州哥倫比亞市。普林斯頓大學主修英文和寫作,牛津大學英國文學碩士。 曾任《紐約客》駐北京記者,以及《國家地理》雜志、《華爾街日報》和《紐約時報》等媒體的長期撰稿人。海斯勒是全球著名的旅游觀察者,曾多次獲得美國最佳旅游文學獎。
    何偉創作的中國紀實文學三部曲《江城》《甲骨文》《尋路中國》記錄了1996至2007的中國,而這處于世紀之交的十年恰是中國曆史上最關鍵的時期之一。正是在這十年中,中國經濟實現了騰飛,中國對外部世界的影響力開始增大。更重要的是,這是鄧小平去世後的第一個十年。在這十年中,中國社會的面貌發生變化,大規模的政治事件與強力領袖開始從中退卻。相反,中國巨變的推動者變成了普通人——走向城市的農民、邊學邊干的企業家,他們的對改變自己生活和命運的渴望是過去這十年翻天覆地邊變化的決定性因素。
看看其他热门专辑
看看其他標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