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純真博物館》[13句]
    奧爾罕·帕慕克

    帕穆克的這部新小說,講述了古老的愛情與階層的沖突故事,同時涉及土耳其當代社會依然隆重的“童貞”問題。但是作家帕穆克賦予這個故事最關鍵的主題是“純真”一種與階層、貧賤、門第、習俗、社會輿論、朋友社交等等因素“無關”的“純真”的愛情。
    1975年,主人公“我”(凱末爾)與芙頌重逢,隨即兩人發生愛情。此前兩人為遠方親戚。然而,凱末爾已有婚約,對方是茜貝爾。兩人的訂婚儀式極其隆重豪華,親友齊聚,芙頌也被邀請。但是,凱末爾的訂婚儀式之後,芙頌卻忽然消失。此後,凱末爾解除了婚約,開始漫長的尋找芙頌的曆程,此後再逢後,芙頌已經嫁人。自此,凱末爾等候了七年,積攢著芙頌吸煙後遺下的煙頭和與芙頌有關的一切物件。之後,二十七歲的芙頌與丈夫離婚,“我”准備與芙頌結婚。婚前他們計劃開車去巴黎,芙頌問“我”是不是根本不想結婚。“我”開玩笑回答:“我們已經得到了,結婚還有什麼意義。”芙頌十分失望,開足馬力撞向一顆大樹。芙頌死後,幸存的凱末爾收集芙頌碰過的一切——頂針、發卡、煙灰缸、紙牌、鑰匙……然後建成了一個關于芙頌的“純真博物館”。
    0 0
此專輯的句子
  • 奧爾罕·帕慕克

    0

    費利特·奧爾罕·帕慕克(Ferit Orhan Pamuk),在中國最常見的譯名為奧爾罕·帕慕克(Orhan Pamuk)被認為是當代歐洲最核心的三位文學家之一,當代歐洲最傑出的小說家之一,是享譽國際的土耳其文壇巨擘。于2005年榮獲德國書業和平獎,2006年10月12日奧爾罕·帕慕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2007年1月7日,奧爾罕·帕慕克受邀主編伊斯坦布爾的自由派日報《Radikal》一天,化觀點為文章,表達對本國知識分子命運的關切。同年5月16日,奧爾罕·帕慕克作為該屆評委會成員出席嘎納電影節,並走上紅毯。2008年5月21日,帕慕克開始了其在中國的十日行程。
    文學評論家把帕慕克和普魯斯特、托馬斯·曼、卡爾維諾、博爾赫斯、安伯托·艾柯等大師相提並論,稱他是“當代歐洲最核心的三位文學家之一”、享譽國際的土耳其文壇巨擘。其作品被譯成40多種語言出版,在眾多國家和地區廣泛流傳。
看看其他热门专辑
看看其他標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