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國演義》[191句]
    羅貫中

    《三國演義》,全名《三國志通俗演義》,作者羅貫中。英文名: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翻譯為:三個國度的傳奇故事),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是曆史演義小說的經典之作。 《三國演義》的作者是元末明初人羅貫中,在其成書前,“三國故事”已經曆了數百年的曆史發展過程。在唐代,三國故事已廣為流傳,連兒童都很熟悉。隨著市民文藝的發展,宋代的“說話”藝人,已有專門說三國故事的,當時稱為“說三分”。元代出現的《三國志平話》,實際上是從說書人使用的本子,雖較簡略粗糙,但已初肯《三國演義》的規模。羅貫中在群眾傳說和民間藝人創作的基礎上,又依據陳壽《三國志》及裴松之注中所征引的資料(還包括《世說新語》及注中的資料),經過巨大的創作勞動,寫在了規模宏偉的巨著——《三國演義》。
    0 0
此專輯的句子
  • 羅貫中

    0

    羅貫中(約1330—約1400),漢族,名本,字貫中,山西太原人,號湖海散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說家、戲曲家,是中國章回小說的鼻祖。羅貫中的一生著作頗豐,主要作品有:劇本《趙太祖龍虎風云會》、《忠正孝子連環諫》、《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說《隋唐兩朝志傳》、《殘唐五代史演義》、《三遂平妖傳》、《粉妝樓》、據說和施耐庵合著《水滸傳》、代表作《三國演義》等。
    羅貫中生于山西祁縣,時當元仁宗延祐年間,父為絲綢商人。7歲開始,他在私塾學四書五經。14歲時母親病故,于是輟學隨父親去蘇州、杭州一帶做生意。但是羅貫中對商業不感興趣,在父親的同意下,他到慈溪隨當時的著名學者趙寶豐學習。
    元惠宗至正十六年(1356年),羅貫中辭別趙寶豐,到農民起義軍張士誠幕府作賓。第二年在羅貫中的建議下,張士誠打敗了朱元璋的部下康茂才的進攻。同年,張士誠的弟弟兵敗被元朝俘虜,張士誠只好投降。降元後,張士誠貪圖享樂。到至正二十三年,張士誠看到元朝沒落,又再次稱王。包括羅貫中在內的許多幕僚都建議暫緩稱王,但是不被采納。羅貫中自此對張士誠失去了信心,返回老家太原。
    路上他遇到同鄉賈仲明,得知父親已經逝世,繼母改嫁,便不再打算回老家。在河陽山(今日江蘇省蘇州市張家港)他遇到了正在撰寫《水滸傳》的施耐庵。羅貫中非常贊同他寫書勸世的主張,于是拜施耐庵為師。此後,羅貫中一直陪伴在施耐庵旁邊,幫助抄寫書稿。隨後自己也開始撰寫《三國演義》,並得到了施耐庵的許多指點。
    元惠宗至正二十六年春(1366年),羅貫中的老師趙寶豐去世。羅貫中趕往慈溪祭奠。幾個月後,施耐庵為躲避兵亂全家遷往了興化。羅貫中找不到施耐庵,就在河陽山繼續寫《三國演義》。
    當羅貫中打聽到施耐庵下落,准備投奔時,正巧趕上施耐庵因《水滸傳》而被朱元璋禁錮。于是羅貫中趕往金陵,找到了施耐庵的好友劉伯溫幫忙營救。經過一年多後,施耐庵終于出獄。羅貫中雇船送他回興化。但是由于施耐庵途中染病,羅貫中陪伴他在淮安養病。不久施耐庵去世,羅貫中幫忙料理了喪事,然後帶著《水滸傳》書稿去福建建陽找人刻印。
    但是在建陽無人敢承印《水滸傳》。他沒有辦法,只好到杭州暫時住下。在這里他整理修改了《水滸傳》,也有人說《水滸傳》後三十回就是這時完成的。同時他還改定了自己的《三國演義》,又寫了《三遂平妖傳》二十回,病逝在杭州。
看看其他热门专辑
看看其他標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