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線無戰事》[17句]
    埃里希·瑪麗亞·雷馬克

    《西線無戰事》(德文原名:Im Westen nichts Neues 英文原名: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發表于1929年,以埃里希·瑪利亞·雷馬克的名字發表在《福斯報》(中間名“瑪利亞”用以紀念其母親),翌年單行本出版,共分十二章。《西線無戰事》講述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主人公保羅和他的三個同學受“保衛祖國、保衛人民”的欺騙宣傳上了戰場。在戰爭中他們目睹戰爭的殘酷性和毀滅性,眼看著一個個戰友相繼死亡,他們的英雄主義幻想破產了,內心發生了變化,開始對戰爭懷疑、厭惡甚至憎恨。這部小說是一戰時期被毀火的德國青年一代的控訴書,作品的成功之處在于它以異乎尋常的真實、毫不留情地揭開了這場所謂神聖的、美麗的戰爭的面紗,表現了極為鮮明的反戰主題。這本書一出版就引起無與倫比的轟動效應,先後被譯成29種文字,銷量高達800萬冊,尤其受到當地青年的熱烈歡迎。
    我是一個高中生,叫博伊默爾。1914年8月,德國卷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我的老師是一個好戰分子,積極鼓勵我們投筆從戎,去當步兵。我們的校長也不停的向我們進行長篇大論,于是,我們來到戰場,我們一起來的有4 名同學,其他三個人是喜歡深思的克羅普,在炮火中還苦苦背誦物理定律的米勒,對女人興致頗高的勒爾,那年我們都是19歲,和我們在一起的還有4 個人,有我們的“首領”、堅強機智的老兵卡特辛斯基,一心思念家鄉與愛妻的農夫德特林,身體高大的挖煤工夫韋斯特胡斯以及食欲驚人的鉗工恰登。
    我們8人雖都來到戰場,但是不論是誰,都不清楚我們為什麼出來打仗。初入戰場,進入火線,參加戰役時我們帶有各自不同思想感情及遭遇,在這里,我們患難與共,互相幫助,情同兄弟。
    進入軍營,我們首先受了10個星期的軍事訓練,這段時期所進行的培養改造,比在學生時代的10年更具有決定意義。我們懂得了,一顆擦亮的紐扣要比4 卷叔本華的著作更為重要。我們先是驚訝,接著怨恨,最後是滿不在乎。我們承認起決定作用的不是精神,而是靴刷;不是思想,而是制度;不是自由,而是操練。
    就這樣,我們這群抱著愛國熱心的年輕人,懷著對英雄精神的崇拜走出校門,經過短期訓練就被送上了戰場。然而一到前線,我們原先對人生乃至戰爭的理想以及那一層浪漫主義色彩全都破滅了。
    在前線,我為所目睹的一切痛苦不堪:我們肮髒得自己都難以忍受,渾身虱子而且不時饑寒交迫;聽到的是槍炮聲與轟炸聲,要不就是犧牲的人在臨終前的慘叫聲;看到的是硝煙彌漫、一片火海以及遍地血流和尸體。前線是一個神秘的漩渦……我總覺得那渦流的吸引力正在緩慢地、無法逃避地、不可抗拒地把我吸進去。我不住的為瀕臨死亡、走向天國的戰友默默地禱告,但每次禱告都被現實徹底擊碎,我在戰場上變得有些嘮嘮叨叨,在看到一個人的死亡之後,我不禁自言自語道:“我親眼看見他死去,在這之前我還不知道死是怎麼一回事。”
    0 0
此專輯的句子
  • 埃里希·瑪麗亞·雷馬克

    0

    德國小說家,主要由于著有《西線無戰事》(1929)一書而知名。這部小說可能是描寫第一次世界大戰最著名和最有代表性的作品。雷馬克18歲被徵入伍,在戰斗中多次負傷。戰後在他寫作小說期間,雷馬克擔任賽車手和體育記者。《西線無戰事》的情節就是描述士兵在戰壕中刻板的日常生活,他們似乎沒有過去,也不會有將來。它的書名,即戰報中公式化的語言,很能體現那冷漠和簡潔的風格,以輕描淡寫的語言紀錄每日的戰爭恐怖。該書出版後立即在國際上獲得聲譽,1930年根據它拍成的美國電影也同樣獲得成功。它的續篇《歸途》(Der Weg zuruck,1931)描寫1918年德國的崩潰。1932年雷馬克離開德國,前往瑞士。1933年他的書被納粹黨查禁。1939年他流亡美國,1947年入美國籍。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他定居在瑞士的龍科港(Porto Ronco),直至去世。他的其他幾部作品多寫歐洲政治動亂的犧牲者,其中有些相當成功並拍攝成電影,但風評都不及第一本書。
看看其他热门专辑
看看其他標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