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蠡

    范蠡(lǐ) ,字少伯,漢族,春秋時期楚國宛地三戶邑(今河南南陽市)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經濟學家。被後人尊稱為“商聖”,"南陽五聖"之一,他出身雖貧賤,但是博學多才,與楚宛令文種相識、相交甚深。因不滿當時楚國政治黑暗、非貴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國,輔佐越國勾踐。傳說他幫助勾踐興越國,滅吳國,一雪會稽之恥,功成名就之後激流勇退,化名姓為鴟夷子皮,西出姑蘇,泛一葉扁舟于五湖之中,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間。期間三次經商成巨富,三散家財,自號陶朱公。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後代許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稱之財神。被視為順陽范氏之先祖。
    作為曆史人物,范蠡一直受到曆代史學家的關注。關于對他的評價,有兩個問題值得注意。第一,曆代統治者並沒有大張旗鼓地宣揚、表彰范蠡,為什麼?因為范蠡不是忠臣,他見機行事,巧妙脫身,這在統治者看來,不夠忠心耿耿,既然不是忠臣,故范蠡的名氣似乎比不上諸葛亮、岳飛。
    當然,說范蠡是謀略家不能算錯,這從他出山,幫助勾踐興越滅吳的曲折艱辛過程,可以看出他的足智多謀。後來務農、經商也離不開謀略和智慧,但這不是范蠡的全部。范蠡是春秋戰國之際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還是一位傑出的商人,被稱為一代商聖。范蠡的思想內涵非常豐富,智慧超群,被譽為“治國良臣,兵家奇才,商人始祖。”范蠡對曆史的重要貢獻在于心系天下,以自己的謀略和智慧幫助越王勾踐滅吳興越。功成名就後,他不留戀功名,激流勇退,轉換角色,棄官務農、經商,體現了儒道互補的人生哲學。
    在中國古代,由于政治形勢險惡,不少士人厭惡官場,躲避政治,以隱居保全自身。漢初張良助劉邦打敗項羽,及時隱退,“願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游”,避免了殺身之禍。陶淵明更是遠離政界後,過著“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瀟灑田園生活。不過,張良、陶淵明僅僅保全個人,追求的是個人的自由,而范蠡則是憑借對社會、對人民的關愛之心,為經濟發展、商業繁榮作貢獻,為社會獻愛心,他的胸懷更寬廣,思想境界更高尚! 唐代詩人汪遵有一首《五湖》詩,對范蠡大加贊揚:“已立平吳霸越功,片帆高揚五湖風。不知戰國官榮者,誰似陶朱得始終。”
    0 0
上一個:米歇爾·福柯
下一個:李斯
他/她的經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