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有一段無法定位的記憶,比如說這件小事吧,只有他們能解釋清楚。他坐在自行車後座的兒童椅上,面前是父親寬闊的後背,他一上一下地蹬著腳踏板,白色襯衣上的褶皺也被牽扯著動起來。母親騎著自行車走在左邊。他們正走在一條混凝土路上。是不是地,他們會騎到相鄰的平整狹長的柏油馬路上去。他們在一個堆滿小圓石的岸邊下了車。海在它的另一邊。他們開始往陡峭的山坡上爬,這時他能聽見海的咆哮聲。他對海一點也不記得了,只記得當父親用手把他拉上山頂的時候,自己那種又害怕又期待的心情。但是這是什麼時候的事?在哪兒?他們從沒住過海邊,也從沒到那樣的海灘上去度過假。他的父母從來沒有自行車。
0 0 0 0 拷貝 二維碼 《時間中的孩子》
- 每個人都堅信自己的論斷是絕對的真理,每一代人都認為自己站在了常識和科學洞見的頂端,而對于這一切,他們的前輩卻只是熱烈地向往過而已。 0 0 0
- 人類中有一小群破壞分子,他們把旅行,甚至是短途旅行,看做是同他人愉快會面的機會。他們隨時准備打擾陌生人,同他們套近乎。如果你屬于大多數的一類人,認為旅行是安靜、沉思和冥想的時刻,就得遠離那樣的旅客。 他的要求其實很簡單:找一個地方,可以不受阻礙地看到變化的風景,不管它有多單調,遠離其他旅客的呼吸、體溫、三明治和四肢。 0 0 0
- 宇宙廣袤無邊,他疲倦地想,高智商的生命卻分布得那麼稀少,但是有這種生命存在的行星卻可能有無數個。 在那些偶然發現了物質能量可轉換規律的人當中,一定有為數不少的人將自己炸得粉碎,他們很可能是些不配活下去的人。 0 0 0
- 就各種各樣的推測被武斷地裝扮成事實而言,再沒有一個領域在這方面勝得過兒童教育了。 0 0 0
- 都是老一套,把一切理論化,選擇自己的立場,插上身份和尊嚴的旗幟,同一切來犯者戰斗到最後。在沒有辦法掌握證據的情況下, 就只能靠頭腦靈活和堅持不懈了。 0 0 0
- 他想出名,想讓別人說有一天他會成為首相。然而他又想成為一個無憂無慮的小男孩,沒有任何責任,對外面的世界一無所知。這不是一時的古怪念頭,這是一個壓倒一切的占據他所有私人空間的幻想。他不停地想它,他想要它,就像有的人想要性一樣。 0 0 0
- 軟弱的人無法將世界的本來面目與他們的願望截然分開。 0 0 0
- 科學革命據說不是對以前舊知識的遺棄,而是對它們的再定義。 0 0 0
- 沒有關于她繼續存在的幻想,他就迷失了,時間也將停止。 他是一個隱形孩子的父親。 0 0 0
- 事情其實簡單得好笑:要解脫自己,他們只需要脫去衣服,看著對方,在相互理解的過程中完成各自並不複雜的角色。 0 0 0
- 識字的小孩看書時頭腦里會響起一個聲音。它直接而親切,豐富了她的幻想世界,將她從成人——他們有空或沒空給她讀故事——的偏好和心血來潮中解脫出來。 0 0 0
- 身體和精神處于無能 的狀態,情感、感受和理智遭到扭曲,成長因而是一個緩慢而且困難的康複過程。 0 0 0
- 在心里發表一番虛構的演說, 那是悲傷痛苦的控訴, 每一遍草稿都經過了反複細致的修改。 0 0 0
- 天快亮的時候,他開始哭泣。他對女兒的哀悼也就是從這個半明半暗的時刻算起。 0 0 0
- 當他們靠近地站在球網兩側時,他不知道該帶著什麼樣的表情來聽這個高價請來的教練尖刻地中傷他。 “你很被動。你精神軟弱。你等著事情發生,你站在那兒希望事情會照你想的那樣發展。你沒有對球負責。你沒有積極計劃下 一步該怎麼做。你遲鈍、沒勇氣,昏昏欲睡,你討厭自己。你球拍後揚的時候還要再快些,身子動起來准備揮拍,壓低一點,體會這一動作的樂趣。你精神又不集中了。我現在還在跟你說話,你都要開小差。你以為你打得夠好了嗎?醒醒吧,你!” 0 0 0
- 你在盛夏里對一個十歲小孩說起聖誕節,就像是對一名青年談論他的退休計劃和退休金。在孩子們 看來,童年是沒有盡頭的。他們一直生活在現在,一切事情都發生在現在。當然他們有回憶。當然,時間對他們來說也會有所移動, 聖誕節最後總要到來。但是他們感覺不到時間的變化。他們只感 覺到今天。當他們說“當我長大……”時,總有一絲懷疑:他們怎麼可能變得跟現在不一樣? 0 0 0
- 文字是它所命名的世界的一部分,在這方面它並不遜于口語——想一想寫在巫師碗沿邊的咒語,刻在死人墳墓上的祈禱詞,一些人在公共場合寫汙言穢語的沖動,另一些人不得不査禁黃色書籍,人們寫到上帝時總要用大寫字母G,書面署名所具有的特別而重要的意義。為什麼要把小孩同這一切隔開? 0 0 0
- 最糟糕的是,他收到首相寄來的信,邀請他回唐甯街去,暗示說可以 在上議院里給他找個席位,一個貴族爵位,以及政府里的一個職位,將來還會有更好的等著他。 他苦惱得整晚都沒睡。白天他還是照樣去樹林,想要保住他的天真。可這變得越來越困難。他穿著短褲呆在他的樹屋里,想著是不是應該稱自己為伊登勳爵,是不是已經有人叫這個名字了。對不起,我本來不想笑的,斯蒂芬。這一切真可悲,可又那麼荒唐! 0 0 0
- 凱特正處在這樣的年齡階段——她急速擴展的語言和隨之得到闡明的觀念讓她噩夢叢生。她無法向父母描述這些噩夢,不過 顯然這當中含有故事書里熟悉的內容:會講話的魚,裝著城鎮的大岩石,渴望被愛的孤獨怪物。 0 0 0
- 文字可以把自我和世界聯系起來,正因為如此,最好的兒童讀物具有不可見性,能將你直接帶到它所命名的事物中去,並通過隱喻和意象,激發情感、嗅覺和印象,而這些方面根本不涉及文字。 0 0 0
- 這是他所無法協調的,這也就是他崩潰的原因。他永遠也沒有辦法把自己那些孩子般的品質——真的,斯蒂芬,你應該見過,他那麼有趣、直率、溫和——他不能把其中任何一點帶進他的公眾生活。相反,公眾生活倒是對他自認為的過度軟弱這一缺點的補償。所有這些奮斗、呼喊、壟斷市場、贏得辯論,都是為了遏制他的弱點。老實說,當我想起工作中的同事、科學機構、管理它們的人,想起科學本身,以及這幾個世紀以來它是如何發展的,我得說查爾斯的例子是一個普遍問題的極端形式。 0 0 0
- 雖然他們都沒有站起來,會商卻接近尾聲了。單獨跟政府的最髙領導呆在一起,這無疑為說出憋在心里好幾年的內心獨白提供了絕好時機,直接面對國家的負責人,就一系列問題提問,比如說,本能地在一切事情上支持強者、宣揚自我利益、賣掉學校、乞丐 等等。但這些似乎都不及他們剛才談論的事情重要,只不過是些早已淡化掉的論點,而且毫無疑問,早就有反複操練過的回答在等著了。 0 0 0
- 這份報告早就秘密地寫好了,這件事整個兒不過是堆垃圾。 照我看來,這些委員會全是花招。某某教授、某某勳爵!那是為了讓人們看報告的時候信以為真,大多數人的確是傻瓜蛋,他們真會相信。某某勳爵在這上面簽了名,所以它肯定是真的。誰是這個勳爵?隨便一個什麼人,說了一輩子乖巧話,沒有得罪任何人,賺了點錢。他對著適當的耳朵說了些適當的話,就躋身于榮譽之列了,然後突然之間,他成了上帝,他的話變成了法律。他是上帝。 某某勳爵這麼說,某某勳爵那麼想。這就是這個國家的毛病,太多的點頭哈腰,人人都對勳爵和爵士們阿諛奉承,沒人為他們自己想一想! 0 0 0
- 這里面有一個更重要的感情因素,他自己都沒法理解或是描述。他想要童年的安全感,無權,服從,以及隨之而來的自由。 遠離金錢、決定、計劃和要求。他過去常說想從時間、約會、計劃、最後期限中逃出去。童年對他來說是無限的。他說起它時就像在描述一種神秘的狀態一樣。他向往所有這一切,沒完沒了地跟我談,變得沮喪,而同時他又在外面掙錢,知名度漸漸擴大,讓自己在成人世界里承擔了上百個責任,逃離自己的想法。 0 0 0
- 多年來,他一直認為自己就本質而言是無根漂泊的人,有錢只是意外的幸運,隨便哪天他都可能把所有東西往袋子里一裝,又回到路上開始流浪。可是時間把他固定住了。他變成了看到肮髒的窮人就到處尋找警察的一類人。現在他站到另一邊去了。如果不是,他為什麼竭力假裝沒有看到他們? 0 0 0
- 這已遠不止是一種習慣,因為習慣可能被打破。這已經成了根深蒂固的性情,是一些重大經曆在他性格上刻下的印跡。 0 0 0
- 斯蒂芬回憶著往事,做著白日夢,想著過去,揣測著現在。或許是這些回憶和幻想在驅趕著他?有時候他會不由自主地在心里發表一番虛構的演說,那是悲傷痛苦的控訴,每一遍草稿都經過了反複細致的修改。 0 0 0
- 他又一次覺得自己還沒有長大,他對于事情到底是怎麼操作的幾乎一無所知。在真理和謊言之間布滿了複雜的河道。公眾生活中內行的生存者可以憑著准確的直覺自由航行,還能保持相當的尊嚴。只是偶爾,由于策略上的失誤,他們才必須卓有成效地撒謊,或是坦白重要的真相,大多數時候還是穩當地奔走于兩個極端之間的。內心生活不也是這樣嗎? 0 0 0
- 斯蒂芬還沒講完,達克放下湯勺,將他 光滑的小手放在年輕人的手腕上,像對小孩講話那樣和藹地解釋說,其實成人小說和兒童小說的區別本身就是虛假的。完全是假的,純粹是為了方便。事實肯定是這樣:最偉大的作家都有兒童般 的想像力和簡單明了的敘述方式——不管表達多麼複雜——這使 那些成年天才們同嬰幼兒連在一起。反過來說——斯蒂芬抽出自 己的手——那些最偉大的所謂的兒童書,一定是既針對成人又面向孩子,是為孩子心中早期的成人,以及成人心中被遺忘的孩子寫的。 0 0 0
- 任何一個五歲女孩——雖然男孩們也一樣——都讓他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女兒繼續存在著。 無論是在商店里,操場邊,還是在朋友家里,他總是在其他小孩中尋找凱特,總能注意到他們身上緩慢的變化和漸增的能力,總能感受到那些白白流逝的歲月——那些本該屬于她的時間——的潛在力量。凱特的成長成為了時間的核心。 斯蒂芬揪心的悲傷,帶來的只是他女兒幻影般的成長,而這不僅是不可避免的——誰都阻止不了強健的時鍾——而且是必要的。 沒有關于她繼續存在的幻想,他就迷失了,時間也將停止。他是一個隱形孩子的父親。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