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一些標榜愛上帝、愛基督、愛國家或同情被壓迫者的群眾運動制造出大量血腥、恐怖與破壞時,我們往往會把這種可恥的扭曲歸咎于運動領袖的野心。但事實上,把高貴的動機變形為仇恨與暴力,並不是詭計多端的領導者蓄意操弄的結果,而是由愛上帝、愛國家一類的熱忱所催生的團結致之。去個體化( deindividuali;zation) 乃是徹底整舍的前提,而無私的奉獻在相當大的程度也是一個去人化
    0 0 0 0 拷貝 二維碼 《狂熱分子》
《狂熱分子》[143句]
  • 埃里克·霍弗

    0

    埃里克·霍弗(Eric Hoffer,1902—1983)的一生十分傳奇,7歲失明,15歲複明,父母早逝,靠自學成就學問。長年從事碼頭搬運工作,1964年成為加州伯克利大學高級研究員後,仍未離開碼頭,其許多觀念都是在碼頭工作中形成,因此他也被稱為“碼頭工人哲學家”。 1982年獲里根總統頒贈總統自由獎章,生平著作超過10部,包括《激情心靈狀態》、《變遷的磨難》、《我們時代的脾性》等,曾多次獲美國國家圖書獎,《狂熱分子》是他第一部和最著名的作品。
    霍弗發現美國一般的勞動群眾是相當優秀的,他認為美國是由占總人口數60%的勞動民眾所創造的,但是他從未看過有哪一本書談過他們。他對于當時自命清高的知識分子,反而不信任。
    霍弗認為我們大部分人都必須對“忠實信徒”的動機和心理有一些認識。“因為我們的時代雖是無神的時代,卻不是無信仰的時代。“忠實信徒”無處不在,他們昂首闊步、列隊前進,要通過勸說和激烈手段,按他們的形象塑造世界。不管我們是打算加入他們還是反對他們,都應該盡可能多了解他們的特質與潛勢。”
看看其他热门专辑
看看其他標簽的句子